一眼望去,那一座座各具功用的小军阵就像无数的凿、斧、锯、锉、锥、钳,组成一具庞大却又精密的杀人机器,虽然每个小军阵之间都有宽敞的间隔,但是没有人敢轻率地冲进去,否则数百人、上千人的队伍,也足以在一瞬间被绞得粉碎。
而在东北面,也就是他们行来的这一侧的北边,居然是契丹人的阵营,真不知道他们的大军怎么就绕过宋军通天河和插云岭这两路大军,来到了晋阳城的北面。
契丹骑兵的前军正在布马悬阵,这是昔年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研究出来的一种骑兵突击战术,一个个骑兵锥形阵正在有序的排列开来,前后、左右、不同兵器的使用,各骑之间的间隔便也不同,战马之间留出了足够的空隙,使他们发起冲锋时,故意使得敌军步卒可以闪躲让路。
但是……骑兵队伍也是几十排甚至上百排的,而且每一排骑兵都是错列的,一旦让他们发挥出冲击威力,他们可以像除草机一样,扫平眼前的一切。宋军要训练一个合格的弓兵耗时良久。不过契丹没有专门弓箭手,因为草原上的骑士人人都是善射的弓手。
“铿铿铿铿……”宋军从前方开始,枪兵铁甲铿锵,手执橹盾长枪,排着密密麻麻的阵形,足足有五十多排,近百列,长枪高举,森然如铁林一般,凝重萧杀的走上前来,随着一声大喝,所有交错排列的兵卒陡然停下,单膝跪地,长枪前指,排成了一个立体防御的枪阵。
枪阵两翼,在策先锋阵翼护之下的投枪手和步弓手也排着整齐的队列大步向前,这么近的距离,快马一冲就到,他们只有射三箭,投两枪的机会,是以各军阵中间给他们留下了退往中军大阵的通道,中军大阵是中空的,步军枪刀手以密集的阵形排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大阵,随时可以开“门”放他们退入,外设刀枪,内辅弓弩,介时仍可配合作战。
对面,契丹铁骑的锥形车悬阵也已布置停当,排在最前列的,是得胜钩上挂着链锤、狼牙棒、大戟、火叉等重兵器的战士,重兵器都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此时他们已执弓在手,一手缓缓探向肩后的箭壶。再往后看,弯刀如草,道道反光似河水鳞光,中军阵中,一面狼头大旗笔直地竖起。
而契丹左后侧有一山坡,后面藏着五千敢死精骑,随时准备寻找时机,从宋军侧面冲营,直杀宋帝所在中军。
萧皇后站在后军战车之上,一双妙目扫过全军,看向宋军,素手向下狠狠一劈,一双妩媚的明眸中便透出一股杀气。
“呜……呜呜………”数十支牛角同时吹起了苍凉激越的号角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与此同时,对面的宋军也不失时机地擂响了战鼓。
“杀!”十万人喊杀声犹如惊雷,万箭齐发,遮天蔽日,天空的阳光都为之一黯。
叶尘和罗耀顺眼见战阵已成,大战开启,反而不敢上前,担心冲乱战阵,所以带着两百骑兵立马宋军东面山破上,只见箭矢穿棱,如飞蝗一般铺天盖地,契丹铁骑策动,如滚滚洪水,对面宋军犹如一块块峙立不动的巨石山峰,眼看这洪水便要与巨石山峰就要碰撞在一起。
“唉!以步兵为主的兵种对以骑兵为主的兵种,其实未必不能战胜,如果是在山地、峡谷、沼泽地带说不定还能大占上风,可是如今在平原旷野上,我军便是很吃亏的。尤其是我军对敌骑兵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胜了难追、败了难逃。因此官家才指挥我军阵营采用守势以耗敌锐气,同时集中我军那五千左翼的骑兵,从侧面进行冲杀骚扰。”罗耀顺神色肃然凝重,有些担忧的对叶尘解说道。
而几乎就在罗耀顺话音刚落,果然宋军左翼五千骑兵甫一临战便冲了上去,不断意图牵制契丹右翼骑兵,但却不与他们正面相战。
而步兵方阵则在承受了敌骑的第一轮猛烈撞击之后,开始步步前进,向骑兵中军突进。这个行进速度很慢,他们必须在缓慢的行进过程中保持长枪如林的密集阵形,才能抵消契丹的骑兵冲击优势。
ps1:不管是谁,写历史类,除非写的是架空类历史,否则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要知道参与战争、事件的历史人物名字,在穿越之后还没有改变历史的情况下,要基本保持历史。而这些历史资料的来源,除了各种历史书籍之外,便是一些古人所写的传记类,但放在一个朝代,或者一个时期,有时候翻遍所有资料,就那一本可供参考的资料或者传记类,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要写这时期历史的,一些内容必然会类似甚至类同。所以,大家若是感觉在其他中看了与本书偶尔有类似内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