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宝瞳 > 第 242 章

第 242 章

少数窑变花釉,在不规整的油滴周围出现窑变蓝色,尤为珍贵。

这种瓷器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日本和韩国的茶道都非常重视此物。它的胎体厚实、坚致,色呈浅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盏为主。

其中收藏在日本,并奉为‘国宝’的曜变天目釉茶碗,就是出产于宋代建窑的瓷器。

“宋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碗!”

“宋耀州窑花**枝牡丹纹大盘!”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南宋龙泉窑青釉蟠龙纹盖瓶!”

“宋代的瓷器,我这里只有这十件!本来想把宋代六大窑系所有的瓷器都收集齐全的,可惜精力有限,老头子钱也不多,到时候就要看你小子了!”

听完李老的话,刘东连忙点了点头。

“李老,您这里没有西夏官窑,或者辽瓷吗?”刘东问道。要知道宋代虽然繁华,但算不上大一统国家。西夏、辽、金,吸收中原文化,也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文明。

“没有,太少了!而且偶尔收到几个都有破损,不是精品,我也就没留下!”老爷子摇了摇头。

玩收藏玩了一辈子,李老的眼光可是非常挑剔的,要不是精品,是绝对不会收到自己的宝库历来,基本上都是通过沉香阁卖出去,换到钱后继续收购自己喜欢的藏品。

“唐代寿州窑黄釉执壶!”

“唐寿州窑黑釉瓷枕!”

“唐代越窑鱼耳双环瓶!”……

一番介绍下来,老爷子给刘东介绍了6件唐代精品瓷器,不过唐代六大名窑:洪州窑、寿州窑、越窑、婺州窑、岳州窑、鼎州窑中,婺州窑和鼎州窑的瓷器这里一件也没有!

单色瓷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不过限于生产工艺,算不上精美,收藏价值不是太高,李老这里也只有一件隋代白瓷执壶!

倒是陶器李老这里有不少,特别是东山省龙山黑陶这里有十多件,其他河姆渡文化等陶器这里也能找到一两件,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一直到唐代,李老这里的陶器积累了一百多件。

“李老真是了不得,您这里但是这陶瓷器就积累了六七百件,实在是太厉害了!”刘东看着琳琅满目的展架,忍不住惊叹道。

“呵呵,我这里所有的陶瓷器加在一起有746件!”李老略带炫耀的说道。

“我这一辈子,除了打仗,就喜欢摆弄这些东西,从延-安,到京城,然后从京城回到泉城,从没忘记收藏,还有我父亲和爷爷,三辈人一百多年的积累才有了今天,这是几代人的心血啊!

听着李老的话,刘东也是深有感触,如果没有三辈子的热爱和矢志不移的努力,恐怕这里也不会汇聚这么多的外界已经难得一见陶瓷器珍品。

“以后我的收藏也要像李老这样,汇聚诸多珍品古玩!”刘东暗自下定决心。

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老的藏宝库(下)

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老的藏宝库(下)

“好了,看完了陶瓷器,我领你去看我收藏的古画,它们的珍贵程度可是丝毫不逊色于我的陶瓷器珍藏喔!”

听完李老的话,刘东眼前一亮,心中暗自期待起来。

不过接下来展架上却不是刘东想象中的书画,而是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箱子。

“来,小东,把这个箱子搬下来打开!”李老指着位于第三排垫板上最靠边的一个黑色的长方形樟木箱子吩咐道。

“哦!”刘东依言而行,很快便搬了下来。

“打开!”

随后,一卷卷画布出现在刘东的眼中。

见此,李老弯腰从中拿起一副,然后缓缓展开,随后一副精美的油画出现在刘东的眼中。油画不算太大,也就是60*80的样子,油画中的内容是两个持枪而立,相互扶肩而立,神色兴奋的年轻战士,战士的背后是一个窑洞。

看着两位战士略显相似的面容,以及刘东心中的那份熟悉感,当下不由心中一惊,转而问道:“李老上边的人是……?”

“上边的人事我和我大哥!”李老一脸追忆之色的继续道,“当时我们参军到延-安,正好悲鸿先生也在哪里,我们就求他给画了这幅画!”

听到这里,刘东没有再开口,想来其中一定发生了许多事,不过李老没有继续说,他也没有再问。

李老捧着这幅画看了两三分钟后,才回过神来。把这副油画收拾好放回去后。又从箱子里拿出了一个画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