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曾经多次给我制造过鬼打墙了,会不会这次也是类似情况呢。
我毅然伸出手去摸墙壁。
果然不出所料,我的手伸出没有摸到墙壁。
再抬起脚一踢也没踢到什么墙。
我心里一喜,果然是鬼打墙,不过这道墙不是透明无形的,而是有形的,并且是全方位的。那是幻阵,一道完美的幻阵。
我刚到时怎么把幻阵给忘了呢,张忌阳曾经给我和杜大保制造了美人境那么巨型的幻阵,造一个四面有墙的白色房间算得了什么。
既然已经识别是个幻阵,这些墙是虚构的,那我还顾忌什么呢,直接走出去吧。
我一抬脚就跨过了“墙”。
感觉就是穿过一道烟雾而已,烟雾的那面是另一间地下室。
这间地下室就比较正常了,室顶相对来说比较高,上面装满吸顶灯,此刻只有一盏亮着,但能看清屋子里的陈设。很显然这是一间习武间,靠一边墙边放着一排架子,上面插着刀枪棍棒戟戈矛等兵器,挂着腰刀宝剑弓弩。另一面墙边散放着一些练臂力的工具,有杠铃哑铃,也有石锁和磨盘。大厅地上铺着绿色的地毯,就像是一个体操台。另一面有高低杠,有吊环,甚至还有蹦床。
应该是习武与竞技项目的合体吧。
大厅里空荡荡无人。我也被那些陈设所吸引,走到兵器架前看着,当然我是不敢随便去抽出哪一件来的,我又不会使它们,初来乍到也不能随便动手,必须要有师父的允许才能动它们,我只是随便看看而已。真正的兵器我见得很少,我想判辨一下是真家伙还是类似戏剧团里的道具品?
估计都是真的,它们每一件都不是花里胡哨的,而是很有质感,一看就都有份量,那把关公大刀的长柄那么粗,估计重量不少于三四十斤吧,而依我的力量能双手拔起来拿着是可以的,要舞动它简直是痴人说梦了。就算那些短家伙吧,我看份量最轻的应该是那把宝剑了,但宝剑向来叫三尺青锋,不会使剑的人一只手拿把真剑也会觉得沉甸甸吧。
然后我就转向那些练膂力的器具。地上放着哑铃,从小到大,小的估计五六斤,大的应该有上百斤。而一块石锁估计超过两百的吧,据说明清时代的武举人最起码要能够舞得了三百斤的石锁才考得上武状元,两百斤的石锁普通人能练出来就不得了。
看来看去既好奇又无奈,我又不会使用它们,没什么新鲜感。而我以后练武都不可避免要跟它们打交道了,张忌阳说过练本事相当吃苦,我以后的日子就要交给这些东西了吧?
这时我忽然听到一点微弱的声响,似乎某个地方有纸片的摩擦声。
转头巡视,原来在墙角有一个小桌子,类似于学校的那种课桌,上面放着一本书。
我走近了一看,书的封面上的字《腕力论》,好像是一本工具书。我好奇地翻开第一面,原来是指导怎么练习腕力的,上面都有一幅一幅图。
我看得兴奋起来,就情不自禁地走到器具前,捡起最小那个哑铃抡了几下。
起初捡起来时感觉有些份量,但抡了几下后感觉哑铃骤然变轻,好像不是金属的而是塑料的。我放下这个又捡起一个十斤的,抡了几下后又突然感觉很轻,不到十斤的样子了。
再捡了一个二十斤的抡,没抡几下就感觉份量备轻。
真是好怪呀,难道这些哑铃会变份量吗?显然不可能。而我自己感觉确实有这个力度把哑铃抡起来,一点不感到吃重。
干脆来个更重点的。哑铃份量不够了,只能选杠铃了。
我选了一个一百斤的。
以前我喜欢的运动是跑步,打球,如果打架算的话那也算一个。但我没有接触过杠铃,所以怎么使用杠铃还不是很明了。我只想试试能不能将一百斤的重量举起来。
第一次举百斤还是相当吃力的,举到一半时很想放下来了。但还是支撑着举,终于举过了头顶。
然后我仿佛自己成了一个举重选手,当我举起一个重量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而我依然高高举着享受观众的热烈祝贺。
想着想着居然忘乎所以,我用左手举着杠铃,腾出右手做着一个个飞吻,嘴里还煞有介事地叫道:“谢谢,谢谢各位朋友……”
突然清醒过来,慌忙把左手托上去抓住杠铃杆,我靠,居然忘了举起的是一百斤的杠铃,不是一条普通的板凳呀。
将杠铃放下时,顿时觉得这个杠铃根本没有一百斤,顶多十来斤,我用右手单手一举就很轻松地举过了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