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可怜母女俩
靳伟介绍了阿玉阻挠施工的事,说:“她妈妈被车撞过,害怕公路上的车,现在我们把挖掘机开得那么近,她受不了。请村长体谅一下她们吧。”
俞村长扔掉牙签,打着嗝说:“靳师傅,你别听她瞎咋呼,这小妮子很不老实,其实是别有用心呢。”
“什么,别有用心?”靳伟感到很吃惊,这顶帽子可大了。
“没错,”俞村长说,“她家的房子,因为离公路还有三公尺,不在搬迁范围内。但这小妮子却想着政府赔偿她家钱,让她家换地方造新屋。愿望是好的,可是没被批准呀。她不服气,就到你们工地去闹,还找借口说什么她妈妈受不得汽车叫,真是太滑头了。”
靳伟有点不相信,说刚刚她妈妈就发病了,硬说有车要撞进来,吓得往后门外跑,结果就掉进水塘里去了。
俞村长冷笑一声:“靳师傅,这些事跟你根本不搭界,你何必要插手呢。再说你也不是政府的人,真有能力帮她们吗?”
俞村长结结实实把靳伟教训了一顿。
靳伟回到工地边,阿玉眼巴巴地门口等着他呢。他只好找个借口,说村长一时也腾不出空房子,让她们再等几天……
施工继续进行。两天以后就离阿玉家远了几百米。
但是第三天靳伟从阿玉家屋前经过时,隐隐听到屋后有扑水声。他一惊,连忙绕到屋后,发现阿玉妈又掉进水里。他连忙把她拉上来。原来阿玉去村头的店里买点东西,她妈妈没有人陪着就发慌了,听着运输车轰隆隆从门外驶来驶去,吓得从后门逃出去。
阿玉回来了,抱着妈妈痛哭。靳伟做了一个决定,在那个水塘上建一个篱笆。这笔费用由他来负担。
但正当他想雇人买材料准备施工时,工地的总负责人老杨来了。老杨听了他的介绍,当即板着脸批评:“靳伟,咱们是建路的公司,又不是慈善机构,你把心思用到哪里去了?”
靳伟恳求说:“我只利用空闲时间,不影响我的本职工作。这娘儿俩太可怜了,还是帮帮她们吧。”
“不行,”老杨态度坚定,“我告诉你,咱们公司是有规则的,决不能跟当地人产生瓜葛,因为沿路的情况很复杂,不管得罪别人还是帮别人都不允许。”
老杨冷着脸走了。靳伟也不知怎么办。就在这时,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走过来,低声地说:“靳师傅,你是个好人,我来帮你忙吧。”
小伙子自我介绍是本村人,名叫王宝,是做泥水匠的。他说如果靳师傅真想帮助阿玉她们,他也愿意出力。买材料的钱由靳伟负责,做篱笆的工作就由王宝尽义务了。本来做个篱笆起码一千块钱,王宝不收工钱,只要八百就够了。
靳伟想了想,索性拿出一千五,叫王宝在水塘上做个篱笆,另在阿玉家前面砌上一堵墙,将房子与公路隔离开来,这样阿玉妈在心理上也许会少一份恐惧。
这工作都托给了王宝。靳伟也省了一份心。并不是他钱多,而是太可怜阿玉母女。又过了两天,水塘上的篱笆围好了。前面的照墙也矗立起来,公路被挡在了墙的外面。为此阿玉泡了一大壶茶拎到工地,请各位叔叔每人喝一碗,借此答谢靳叔叔的关照。
靳伟觉得,自己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然而一个新的信息,却又把他震惊了。
几天以后,靳伟有事到附近的镇上去一趟,在街头碰上了王宝。他特意请王宝到一家小酒馆吃饭。三杯下肚,王宝低声地问靳伟:“靳师傅,你知不知道,阿玉家的房子,其实是要拆迁的?”
“本来要拆迁的?为什么又不了呢?”靳伟好奇地问。
王宝环顾左右,确定这里没有熟人听到,才小心地对靳伟说,村里人有一种猜测,阿玉家的房子是划进拆迁计划里的,上面也拨下了钱。但这笔钱却没有到阿玉母女手里,她们的房子也没有拆。
靳伟吃惊地问:“既然钱都拨下来了,那在谁手里?阿玉家的房子没有拆掉,上面也没管吗?”
王宝说:“我们私下猜测,这笔钱被村里截住了。但阿玉家的房子其实可以不拆,当初上面来的人也是照顾她们,想给点钱让她们搬出危房,过后又有谁再来计较呢,反正那房子不影响造路。”
“那估计有多少钱?”
“当时上面给的价还是不错,平房每间十万,阿玉家其实是两间半,应该有二十五万。”
二十五万块被村里截住,其实是被村长他们几个干部私分了,这是王宝和其他人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