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娘子未满三千岁 > 第23章 王树

第23章 王树

起初聂芸儿让王婶直接叫她‘芸儿’是为了显得亲近。

王婶显然是接受到了,聂芸儿想要邻里亲近的意思。

只是,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亲近的有点过头儿了?

“哎呀,王婶……我们,挺好的。”聂芸儿支支吾吾的说。

王婶权当小媳妇儿害羞,也就适时的停止了话题。

改为轻轻一叹。

继续说:

“郑钱这个孩子,憨厚。别看他想事情比旁人慢一点儿,但是人心眼儿实,又勤快肯吃苦。嫁给这样的男人,享福的日子在后头呢。以后再有两个孩子,把日子好好过起来,看还有谁敢瞧不起你们。”

王婶边縫着针线,边嘀嘀咕咕的。

那样子,倒有几分孩子气。

聂芸儿笑笑不语,继续倒着手里的细线。

“那个郑婵 ,也就是你那大姑姐。这辈子可能唯一做的一件好事,就是促成了你和郑钱的这桩亲事。可是她也有她自己的私心,生怕郑钱过不下去,拖着两个拖油瓶弟弟,去投奔她去……还有你那个,二大姑姐郑娟。说起来她也是个命苦的,自己都顾不过来自己了,婆家又不许她跟郑钱来往,就连你公公过世,都没让她回来看一眼……”

从王婶的絮叨中,聂芸儿好像才开始真正的,了解这个家。

其实她倒是没有特意的,去想过这些,毕竟那些都不重要。

各过各的日子就是了。

不过现在一听,才知道,原来那个看起来没啥烦心事,整天冲着她龇牙笑的相公。

其实心里还是很苦的。

打定了主意,以后要加倍对他好才行。

“王婶,大姑姐是嫁到我们刘村,我知道。那二大姑姐嫁哪里去了?”

既然是闲话家常,那就闲唠呗。

王婶哼道:

“嫁到李家沟去了呗,据说还是你大姑姐郑婵,婆家那边的远方亲戚。本来还想着李家沟比咱们这边,过得要好上一些。小娟儿嫁过去了,能享享福。结果偏生嫁了个不是东西的,人虽然长得人模狗样的,却不干正事儿……”

做为郑家资深邻居,王婶几乎尽她所能的,把郑家前前后后几十年的事儿,都讲给聂芸儿听了。

但是聂芸儿最想问的,还是没有问出口。

关于郑钱,究竟是不是郑家的孩子。

想了半天,聂芸儿最后还是,把到嘴边儿的话,咽下去了。

是不是又能怎么样?

郑家那两个小家伙,聂芸儿已经当成自己的家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在疼了。

所以,是与不是,都改变不了什么。

干脆还是问点有用的。

“王婶,你说咱们村这么穷,咋就没有人寻思,去镇上做点买卖啥的呢?”

聂芸儿看似闲闲的问。

王婶愣了一下,抬头看聂芸儿的脸上,也不甚认真的表情。

这才又低头继续干活,边回道:

“咱们村儿穷?你看哪个村子不穷?不都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过来了吗?人说靠山吃山,靠地吃地。靠着大海就吃鱼。本本分分过日子就是了,这年头外面不太平,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儿,挺好。”

原来村民都是这样的想法,怪不得要受穷呢。

聂芸儿暗自吐舌头。

“王婶,我看咱们村的地,除了种小麦,好像就剩种高粱的多了,是吧?”

“对,别说咱们村。这附近的村子,都是春天种棉花,到了夏天棉花收回来,再改种小麦。这样一年下来吃穿就都有了。”

王婶拿针屁股儿,搔了搔头发,继续说:“不过要是赶上灾年,就不好说了。”

“棉花要是没了收成,倒也不打紧,棉衣棉被也不必年年做新的,只是这麦子高粱要是受了灾,可就得挨饿喽!”

聂芸儿偷偷撇嘴:棉花损失不打紧?你们把丰收了的棉花卖出去,那不是钱啊?

与此同时,这挣钱的思路,在聂芸儿的心里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娘,你大儿子回来啦!”

随着一声年轻男子的吆喝,从门外走进来一个瘦猴儿来。

尖嘴猴腮,眼睛滴溜溜乱转,皮肤黝黑,四肢细长。

一身只有闲着不干农活的人,才穿得出的干净布褂。

进门见炕梢坐着干活的聂芸儿,先是一愣。

连话都忘了说的,盯着人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