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凡同龄人,都有一段难以忘却的童年:挨饿、受冻、吃苦受累,信息闭塞,没有现代的种种享受。每次谈及,总免不了语重心长的模样:我们那时候呀!吃的啥?穿的啥?吃野菜糊、穿草窝子,上学坐泥墩子,趴的是泥台子,浑身抹成个泥孩子,手指头冻成红萝卜,铅笔头用成豆粒儿……现在倒好,现在的孩子吃甜麦圈、喝娃哈哈、穿康威苹果阿迪达斯,玩小霸王,可就是成绩搞不上去,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一数罗,大家都有同感。现在的孩子真是甜水蜜罐中泡大的一族。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飞了。家长们恨铁不成钢的复杂表情,常让人们随声同叹,似乎当今孩子都成了贪图享受不求上进的小“皇帝”。我也是孩子的母亲,也常常如此责骂孩子,怒发冲冠时,甚至动手体罚孩子。但是,事后总是后悔不迭。反省数日,却觉得:眼下最辛苦的莫过孩子了。
冬夏晨昏,风雨雪霜。有谁能像孩子们那样起五更睡半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苦读苦背呢?寒冷的冬天,有一位副市长早起锻炼,黑蒙蒙的路上走着的都是中小学生。孩子们早起上学,家长们要更早一点起来烧饭,清洁工起来扫马路,电工开亮路灯,小吃铺馍熟汤热开始营业,教师走进学校开始辅导。因此市长说,是孩子们转动了整个城市的每一天。市长还说,现在最苦的是学生,最累最忙的是学生,学生比县长忙,比市长忙,甚至比***总理还要忙。小小人儿,何堪重负!大人们工作,再忙也有喘息调整的时候,可是学生们呢?即使放假也逃不脱作业补习,培训班的重压。旧时说,十年寒窗苦,可现在十年不行了!整个学习阶段加起来十六年。十六年完成修行算是顺利的,不顺利的留级、复读,再赔上三年五载,二十年就全泡在水深火热之中了。人生到底能有几个二十年呢?可怜的孩子们啊!
人们评判是非优劣的固定模式,大多爱取双双对比法。也谈过去的读书条件,我认为:差是差了些,但我们那时压力小没有精神负担,那时老师常常教育我们:做一个有用的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社会分工不同。记得老师给大家读了“养猪能手韩梅梅的故事”后,许多同学都想长大了去养猪。那时讲品行,品行好、学习也好,才受人尊敬。品行不好,学习再好,也被大家瞧不起。现在呢,似乎世道变了!只要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那时考不上就考不上,走上社会仍可做一个有
用的人。现在呢?一条道走到黑,考不上就到了世界末日。就业竞争,人才交流,何处不尽挑高学历啊!尽管学历与能力并不成正比。那时,家长教育孩子多是做人的规范,正直善良向上之类。现在呢?只要不吃亏就行。那时,考试作弊是莫大的耻辱,家长知道了要拧耳朵打屁股。现在只要能考好成绩,家长学校皆大欢喜,管你偷看的还是抄的!因此考场上拴个老虎都看不住。孩子抄不成,家长就埋怨:你的人缘呢?你也长着两只眼,干什么用的?难道留屙屎的吗?更有甚者,高考之际,四处斡旋,出钱出礼,买通同位多关照,买通老师发慈悲,将关系户排在好生身边。如此四堵墙,将孩子逼到什么道上去了?可想而知,如此走上“成材”之路的孩子怎能不深解弄虚作假的妙处;如此踏上仕途的孩子,又怎样做一个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贤官,由小及大,恶性循环开始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课程轻松,考题简洁。语文试卷大多一篇作文几题小常识,数学一张卷。现在不同了,一考一大本,平铺开来犹如一扇门。孩子们为了穿过这许多扇厚重的门,一年年白了少年头,憔悴了少年心,淹没了多少童年的纯真和欢乐。一个“而”字要答出十五种用法,孩子们背得晕头涨脑,终于还是没能数全了。不知道出题的老夫子们自己可背得出呢?小学生练习册上竟出现“忽然”的反义词是什么之类的题目,对门邻居牵着孩子来向我求教,弄得我抓耳挠腮面红而赤。毕竟还是写作人,也曾有十年吃粉笔灰的教书生涯,却被一道小学语文试题难住了,更何况邻人手中所牵的黄口小儿乎?想想也释然了,手中正有一漫画,画上当代文坛之最王蒙先生做中学生试卷只得了六十分,孙子正在一旁质问他。大作家面对中学生试卷尚有如此之多的困惑,小作家也只好面对小学试题而不得其解了。正在难堪之际,还是我儿子来得快,大叫一声:“忽然”的反义词就是“不忽然”!邻人满意而归,我却锥心呆坐,忍不住骂那些出题的刁夫,真该千刀万剐!
小时候我们学造句,常有“劳动”、“春天”、之类的词。我们说,小梅是个爱劳动的孩子;我们说,春天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老师听了很开心,表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