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帝国崛起 > 第308章完结

第308章完结

,可以由国家采购。在军装的内部加一层丝绸,可以对预防子弹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价格低一点。茶叶怎么办啊?瓷器怎么办啊?凉拌,这个时候谁还顾的上这个,自己去想法子吧。没有欧洲市场,不是还有印度和北美市场么?那里的人也要喝茶的,也要用瓷器的,只是利润没那么高罢了。反正国家有严令,瓷器和茶叶都不得外流。那些地方也生产不了这两种产品。

再说了,挣钱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国家?在这个主流舆论面前,商人那点小心眼,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了,谁也不敢站出来反对国家的政策。还有一个损失惨重的产品就是棉布了,不过这一个产业早就损失大了,欧洲一直搞名堂来着。

说到底。对欧洲的战争的目的,其实就是贸易政治的一个延续。先揍你一顿。老实了自然就乖乖的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一套陈燮见的多了。现在的关键,是从哪打的问题,这是一个庞大的军事计划,必须海军和陆军配合起来。没有海上运输,就靠陆地运输。陆军也别打仗了,后勤补给就能让陆军发疯。

首先要成立一个远征军团,地点放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其次是海军和陆军要搞一次联合作战,夺取直布罗陀海峡的控制权。最后才是集中大批船只,集结部队。先拿西班牙开刀。至于北非那些法国的殖民地,只要控制了制海权,还算个事情?分分钟用大炮教高卢鸡做人。

海军方面,组建两个大型的海外舰队,一个是地中海舰队,一个是美洲舰队。目的何在?既然要教欧洲佬做人,就不能局限于区区一个地中海,还要去美洲的东海岸溜达一趟,不就是要绕过合恩角么?以前的风帆船会遭遇无风带的折磨,现在的蒸汽轮船没这个担心。美洲殖民地作为欧洲经济重要的补充部分,不去洗一遍怎么对得起海军的新式战舰。还有就是陆地方面,北美殖民地也需要组建一个军团,走陆地上杀过去。其实就是去抢地盘。

总参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陈燮在内阁会议上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苏伊士运河的修筑工程,绝对不能停,不但不能停,还要加快进度。资金的问题,可以向国内股市募集,国家占股百分之五十一就够了,剩下的股份全都砸进股市。

大明的股市发展到今天,上市的公司不下一百个,苏伊士运河为何不被国内看好呢?其实很简单,这是国家工程,私人老板看着流口水,当然要作梗了。一旦这个运河疏通了,通往欧洲的海上路程缩短接近一半,大家又不是傻子,怎么会不知道重要性。

战争机器一旦开动,大明的战争潜力暴露出来的时候,整个大明都震惊了。陆军接着两大军团的成立,一口气宣布增兵五十个步兵师,之前大明的步兵师加上北美的陆军,一共也才五十个步兵师。这一次的增兵计划,直接打到了一百个步兵师,大明陆军总兵力达到了一百二十万。如果是以前的大明,这个数字真不稀奇。但是新的军队制度推行后,一百个步兵师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这不是以前了,随便一个军户都是军人,各路总兵都在养家丁吃空饷的时代。现在是实打实的一百二十多万大军,就这还没算那些独立的炮兵部队,骑兵部队。如果算上这些军队,大明陆军的总人数突破一百万了。

海军方面倒没有那么夸张,主要是以蒸汽铁甲战舰替代老式的风帆战舰,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全部淘汰风帆战舰的计划。问题是,哪来那么大的产量,未来的大明海军的计划是,主力战舰三十艘(五千吨以上),巡洋舰六十艘,其他辅助船只二百艘。

这么一看,似乎大明海军的战舰数量大大的减少了,实际上战斗力却成倍的增加了。新式的铁甲战舰,根本就不是风帆战舰能威胁到的存在。有这么多已经足够了,其实按照国会的意思,造价八十万元的主力战舰。根本就不该建那么多。

几乎在一夜之间,大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海上时代。因为国家订单的来势凶猛,松江造船厂根本就忙不过来。这个时候其他民间船厂的机会来了,他们一直都在制造一些小型的内河蒸汽轮船,技术积累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海军两百艘辅助船只的建造订单,瞬间让这些民间船厂吃到撑死。

一个接一个新的船坞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造船厂招工了,经济萎靡的现象,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看不到了。年轻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征兵。他们将投身到海军和陆军,为大明的雪耻战斗。对,雪耻,就是雪耻。每一个征兵点上都用红油漆刷了两个大字。

“北非军团的组建计划为三十个步兵师,十个独立炮兵团,两个骑兵师。美洲军团的组建计划。则为六个步兵师,六个骑兵师,三个独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