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章 当面争功
李世民闻言一怔,随即展颜笑道:“倒是巧了,快宣他进来。′w·a_n\z~h?e*n.g-s¨h`u?.′n/e¨t.”话音未落,殿外已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李泰迈着方步不急不缓地走了进来,玄色锦袍的下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
他来到李世民面前,恭恭敬敬地躬身一揖:“见过阿爷。”
“免礼。”李世民含笑望着这个最宠爱的儿子,目光中满是慈爱。
李泰直起身,转向李承乾拱手行礼:“见过皇兄。”
“免礼,坐吧。”李承乾朝对面的席位一摆手,声音里还带着些许鼻音。
李泰却没有立即入座,而是微微倾身,目光关切地望向李承乾。
烛光下,他清楚地看到兄长微红的眼眶和略显苍白的脸色。
“你看我做什么?”李承乾不自然地侧过脸,抬手挡了挡。
李泰见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刻意放柔了声音:“皇兄别生气了,我这不是来给你赔罪了吗?”
李承乾闻言猛地抬头,警告地瞪了李泰一眼。¨k`e/n`k′a*n*s+h·u′.¢c¢o^m/
那眼神分明在说:父皇就在眼前,你胡说什么?
李泰却恍若未觉,继续叹道:“我真不是看着你被欺负却袖手旁观。只是当时舅父那么凶,我实在是不敢过去。”
“谁用你帮?”李承乾故意翻了个白眼,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还以为他又要胡说八道呢,原来是给舅舅上眼药,那就没事了,多上点也行。
李世民何等精明,若连李泰这般拙劣的算计都识不破,那眼睛可能也没啥用了。
李泰这是明摆着在告长孙无忌的状,意思就是说,在御街上,长孙无忌跟太子说话的态度过于强硬,失了分寸。
李世民不屑地冷笑了一声,太子回城第一件事不是进宫来禀报而是跑去府衙看弟弟,难道不算是错吗?
错误再小也是错误,长孙无忌身为太子的舅父,对其加以训诫,难道不是情理之中?
没踢他就算给他面子了,还指望长孙无忌好声好气地哄着他说话吗?做的什么白日梦?
“哎哟,还有你魏王殿下不敢的事呢?”李世民目光如炬,冷冷地盯着刚落座的李泰,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你倒是说说,你舅父究竟是怎么欺负太子的?”
“阿爷”李承乾见状,急忙抢先开口,神色间满是维护,“舅父向来对孩儿疼爱有加,怎么会欺负我呢?惠褒离得远,看不真也听不清,都是他自己胡猜乱想。*0~d^i*a′n′k-a?n¨s¢h_u′.?c\o!m·”
“是吗?”李世民闻言,目光缓缓转向李泰,似在等待他的回应。
李泰微微拉长语调,不紧不慢地说道:“是,皇兄说什么是什么。”
“行啦,”李承乾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便问道:“你到底有没有正事?”
“当然有,不过跟你没关系。”李泰说着站了起来,走到李世民面前,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奏章,躬身递了上去。
李世民接过奏章,缓缓展开一字一行地细细看去。
烛光映照下,他的眉宇间渐渐凝起一丝深思。
待阅毕,他合上奏章,指尖轻轻敲打着案几,抬眼望向李泰:“青雀,你的意思是要重造户籍?”
“嗯。”李泰温顺地点了点头,“今日翻阅户部旧档,发现各地户籍多有错漏。有些地方人口增减与赋税数目对不上,长此以往,恐生弊端。”
重造户籍绝对是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仅仅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的背后牵动的是天大的利益,首先人口是赋税征收的基础。
唐朝实行的是租庸调制,需要准确掌握丁口数量,精确的户籍数据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
人口数据也是均田制实施的依据,确保“耕者有其田”的基本国策落实。
有效的人口普查可以防止豪强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打破世家大族对人口的垄断控制,将依附于豪强的“隐户”纳入国家管理体系。
人口更是军事动员的需要,府兵制要求从户籍中选拔兵员,每户三丁选一,需要准确的丁口数据,这直接关系到了国防力量的强弱。
不只如此,像“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的邻保制度、徭役征发、移民迁徙,以及赈济灾荒时钱粮的发放,哪一样不需要精确的人口数据?
李泰提议重造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