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祸起萧墙 > 第十回中

第十回中

佛语: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玩火者,必自焚。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俗话说得好,玩人如玩己。夏宇彦自作聪明,害人太甚,必将遭到报应。经信总公司出现了新动向,不知是谁在图纸后面附了一份容积率、使用面积、房子走向等详细说明书。人们竞相观看,这份材料不断在总公司和家属院传递着。看过图纸和详解,蒙在鼓里的人们顿时愤怒了,他们再也无法忍受了,各种流言蜚语在人群迅速传开,不断裂变着……

夏宇彦这几天很开心,欲擒故纵的把戏耍的有趣。心里乐开花:呵呵,老子就要故意把水搅浑,制造混乱,以求乱中取胜。我经常实施火中取栗的妙计,而且屡试不爽。此次的妙计又获成功,经信总公司混乱了,面对这个场面,他反而凝心静气,平淡似水。如何不享受胜利的喜悦?此刻端着茶盅仔细地品着正山小种红茶。

五年前,夏宇彦受天府省委组织部派遣,去广东中山大学进修工业企业管理,半个月朝夕相处,结交了全国各地不少好朋友。结业后,一起学习的福建朋友与他相约去武夷山,拜访江元勋茶师。

夏宇彦觉得古人总结:“喝茶静心,饮酒乱xing”、“有志者喝茶,无聊者饮酒”,很有道理。自恃高雅的他一致认为:茶,优雅清新的必需品;酒,粗俗污浊的代名词。人们赞陆羽:卖茶者敬为茶神;饮茶者颂为茶仙;事茶者奉为茶圣。茶是一种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这是一种大自然的杰作。

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善于饮茶的人,可使文化人多几分文人的雅趣。淡淡的茶香,可使人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向人生的千姿百态,走向性感的净化,走向大彻大悟的生活理念。

不仅如此,善于饮茶的人,往往在心灵的深处,充满着一种清淡、静雅的意趣。使茶心、人心、道心,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茶文化灵性。自己能够结识著名的茶人,也是一种缘分,他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力争和江元勋成为朋友。

夏宇彦带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他。走进茶师办公室四下瞧瞧,只见江元勋办公室角落的沙发,已经旧得分辨不出本来的颜色,经常落座的一处已经破损,露出难看的棉絮。

茶人面色黝黑,一双小眼睛躲在金丝镶边的眼镜背后炯炯有神,一套洗得发白的西装,里面穿着蓝色衬衣,浑身自有一种从容、安定。

夏宇彦不由赞叹道:“江大师,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是闻名。古人云,茶是儒,是仁、义、礼、智、信;茶是佛,是来世净土的精神寄托;茶是道,是乐天知足的自我心灵安慰;茶是和,充满着怡情温柔,至善至美,茶是静,充满着清淡天和,养精蓄锐。茶人的心境总是安闲自由的,果然,一副仙风道骨。”

“哪里,哪里。‘茶交君子,酒结小人’。我喜欢交朋友,尤其喜好结交天下茶人。来到我这里的均是客。我听夏先生的一番话,觉得你是茶中高手,我们互相学习吧。”说完,江元勋热情地说:“请坐,喝杯茶吧。”

江元勋似乎为茶而生,他觉得茶看人品,不在于你的道貌岸然,与文人雅士注重礼仪相比,看重简单舒适;与附庸风雅的企业人士相比,他又更多地显示出茶农的本色,制一款好茶,任君品评。老茶人拿出珍藏的正山小种红茶招待。

三人围坐在茶海旁,江元勋焚香净手,用竹制茶匙舀了一匙茶,慢慢倒进茶壶,用烧好的武夷山泉水冲泡后,倒入玻璃器皿,只见茶汤红润,老茶人给他们每人面前的小茶盅斟满茶。夏宇彦轻轻端起茶盅,嘬了一小口,细细品偿,一股非常浓烈的香味溢满口腔,让人回味无穷。

粗通茶道的夏宇彦大叫“好茶。”

江先生见他如此喜欢此茶,顿生好感。于是,讲起了正山小种的故事。

明穆宗庆隆2年(1568年),武夷山到了采茶季节,大明朝廷抗击倭寇的大军,浩浩荡荡的从此路过,前去剿灭倭寇。将军爱民如子,纪律严明,士兵骁勇善战,他们体察民情,并不扰民。

秋毫无犯的大军,晚上要在桐木村庙湾野外安营扎寨,将军怕惊扰了农民,没有立即进村,大军就驻扎在三里外的树林里,派出先头部队沟通安抚。大军多是北方人,语言不通,互相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思。先头部队首领着急了,说话声大了,当地茶农非常害怕。

茶农们未曾见过如此多的军队,心神大乱,六神无主的他们仓皇出逃,进山躲避兵灾。茶农们只顾逃命,不少人家当天采摘的茶青,还没有来得及制作成茶叶,只得忍痛留在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