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收藏纪元 > 第22章 数佛珠

第22章 数佛珠

而且这盏台灯是1907年制作的,这时候的蒂芙尼已经暮年,身份地位和艺术水准处于巅峰,价格肯定要更高。

无论古今中外,玩收藏道理都是一样的,文征明四十岁的字和他九十岁的字画价位可是差了不少。

不过具体到底能值多少,还不好说,这时候的引擎也查不到更多的信息。

常闲有点怀疑人生,就这破玩意,几十万美元起步?

搞不好还要超过手头溥儒的两幅字画,这脑子得有多大的坑?

也是,谁让这位是丑国人呢?

一个只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工业国家,自己的文字都没有,能识字就不错了,您还能指望个啥?

秉承越缺什么就越重视什么越喜欢炫耀什么的定律,这什么台灯多少也算是个文化物件不是?

这东西一旦涉及到民族自豪感,那身价立马就不同了。

呵呵!

常老板这会儿最希望大洋彼岸那边的国际友人把这破玩意当他们的传国玉玺看呢!

逛个鬼市都能创汇,常老板这也算是独一份。

这玩意是怎么漂洋过海来津门的呢,常闲估摸着是五大道那边做的贡献,毕竟是租界,出来一些洋落也正常。

有点麻烦的是这东西在国内可是卖不上价,怎么弄去丑国也是一个问题,国内可没有外资拍卖行。

不过不要纠结于这些细节问题。

于是常老板兴高采烈的在账本上记下:

蒂芙尼签字台灯,一。

谈到津门一些地名,自然想到“沽”字,人们通常称之七十二沽。碧水滔滔的蓟运河下游,沿岸的村庄地名多以“沽”称之。

津门城区东60公里,是为汉沽。“汉沽“原为蓟运河东岸小盐河畔一村庄,自古为产盐之地,东汉末年凿河以运官盐,因朝代(汉)与河(沽)而得名。

正是早晨,上班的上班,遛鸟的遛鸟,津沽大地空空静静。

各门前种着花,房上爬着藤,青砖灰瓦,古朴自然,若非偶尔可见的车辆和电线杆,还真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常?铲子?闲将大发停在村口,从车里推出一小三轮车,从外面的尘俗中闯了进来。

他穿着件灰扑扑的长袖衣,踩着一双黑布鞋,攥着一大喇叭,不时喊上一句:“收旧家具,旧瓷器,玉石印章,竹木文玩,文房四宝咧!”

俗话说得好,干一行爱一行,就这一嗓子,他偷摸练了俩钟头,才勉强喊的不像个棒槌。

外人瞧着可能挺寒碜,但他乐在其中,津沽大地任我纵横来去,蹬着三轮收古玩,没任何压力,悠闲自在,有几个人能享受到这种感觉?

传统的古玩生意人收东西,分为两种。

一种是亲自去乡下跑,挨家挨院地转悠,这叫数佛珠,意思是一粒一粒地数过来,非常辛苦,但捡漏的概率高,往往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拿下好物件儿。

还有一种叫等兔子,一般是在镇子里最热闹消息最灵通的地方,比如客栈,摆那么一只金蟾,头上压起一摞铜钱。这就是告诉当地人,我来贵地收货,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来客栈,当场买卖,守株待兔。

两者之间有微妙的差别。

像是豫、陕之类的古玩大省,一般都是数佛珠,宁可一趟趟找,因为好东西多。

等兔子一般是路过一些不那么盛产古迹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又不一定能挖到好东西,就索性亮出招牌让人主动上门。

现代社会不像过去,城镇规模大,人流量大,宾馆旅店多,等兔子的慢慢少了,但是数佛珠的这些年盛行,专找农村或者是盗墓者收货,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有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打眼吃药也是常有的事儿。

“收旧家具,旧瓷器,玉石印章,竹木铜器,文房四宝咧!”

村子沿着蓟运河而居,时不时可见男女老少点缀其间,一边在聊天扯淡,一边手上在忙着点儿活。

常闲慢慢儿的骑,车轮慢慢儿的碾,见大多数人都只是好奇的观望,并没有任何感兴趣的意思,他也不急,之前在城里收过几次,这是第一次来乡下,一边自驾游一边赚钱。心态倍儿棒。

“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