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震也有想过,是不是可以制作更多,再拿着这些鱼竿去市场上销售,换到了更多的钱,就可以实现更多的事。
然而,他凭借经验,知道,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凭着自己一个人,制作出更多的鱼竿,因为,这鱼竿的制作工艺,真的是特别难。
根据李常红的回忆,要制作这样的鱼竿,必须要对材料进行精选,只有拿到真正的好竹子,才有可能去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首先,单就说一个选材的事,那就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
这些竿子所使用的竹子,其实,并不是某一种竹子来制作一根鱼竿的,而是几种竹子合起来制作的一根。
所使用的竹子品种,就几乎是所有办内的种类,像常见和不太多见的慈竹、斑竹、水竹、苦竹、淡竹、紫竹、箬竹、厘竹和四季竹,都可以用来制作,但是,却并非每一棵见到的竹子都可以拿来就用。
天然生长的竹子,不是每一根都可以达到粗细合适,长度合适,头尾的粗细差值可变化严苛的数据之内。
有时,找来一支好竹子,可是,里边却生了虫,或是幼时受过伤,便不可以用了。
有些竹子,看着没毛病,但是,在制作过程里,经过一些工艺之后,就会显露出先天的问题。
东方震所知道的“邪龙刺”,主要是以苦竹作握把,内里套一层慈竹,再用慈竹作杆身腰节,最后用四季竹做竿稍儿。
所有的这些竹子材料,必须是在冬天里,连续几日的晴天的天气之下,才可以去采伐。
因为,只有在这种天气之下,那时的竹子才比较干燥,水分含量合适,竹叶都已经脱落,更方便查看出竹体上的伤痕。
一支鱼竿所需的竹子,必须内外直径都要相当精准,竹子里边的内壁,也需要平整。
不然,几节竹竿根本无法套装贴合,再加上几道过火矫正的工艺,还会淘汰一些看上去合适,其实不可使用的材料,然后,挂杆垂悬一段时间。
自然风干之后,又会有一些稍微有瑕疵,无法笔直的材料被淘汰,精选出来的竿子,才可以被用来制作。
再之后,还要有一整套的多次上漆、打磨、晾晒,最后封口,安装结合配件等等繁琐的手续。
凑得出一支鱼竿,有时需要砍伐几百根竹子,逐一挑选出一半,再在其中精选,最终制作出十几支竿子,再一一进行测试,把最好的拿来用,其它的按照李常红的作法,就都拿来当柴火了。
东方震把家里存放着的,自己收集来的竹竿全部重新筛查了一遍之后,找出了一些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材料。
再偷偷取了一些母亲曾经留下的合适的竹子,用了几天的时间,用最极简的手法,制作出来了这次参加比赛的另外四支鱼竿。
这些竿子,虽然没有达到真正的“邪龙刺”的工艺要求,但是,也是八九不离十,至少从外观上看,拿来使用的手感上,是根本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问题就在于,他们的柔韧度,杆身的发力点和竿子对重量的承受能力,等 等方面,却和真正的“邪龙刺”大相径庭的。
同时,这些没有经过仔细上漆和阴干等复杂处理工序的竿子,可能最多也就用一两年,一定会开裂甚至于腐烂掉。
而这个制作一些“仿制邪龙刺”鱼竿,其实,是东方震心里想到的全套计划的第一步!
东方震接受了江心的建议,自己要为这些制作工艺申报专利,但是,想要真正申报,却是需要完整的全套资料的,这个由东方震再进行合规的整理。
另一方面,他告诉江心,想要借这次的机会从何彪等人那里,了解更多关于自己父亲的事情。
关于这事,江心却不太同意,更希望他可以找到东方宇航从前的其他朋友去了解,因为根据她的观察和了解,何彪、张柏原这些人,其实不是什么善类,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地夺取段平海鱼塘的事情,就可见一斑。
然而,东方震却没有告诉江心,自己母亲在听到何彪的名字之后,那种过激的反应,在他的心底里,何彪一定和父亲的死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甚至是直接关系,但是这些只是猜想,要想知道事实,必须要深入虎穴。
东方震在之前就已经知道,魏东市钓鱼这项运动的直接管理领导,就是杜啸天,这个人曾经也应该认识东方宇航,而杜三少是他的亲弟弟,这个事实,也被他了解到了。
而杜三少对段玲儿产生了兴趣,也成为了人人可见的不争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