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就连存储能源的设备也漏洞百出。显然,设计者也考虑到了缺少保养或技术人员维修情况,所有地热系统最核心的机械部分都是处于一种人造的真空环境中,非常有效避免了漫长时间的腐蚀。这也是该系统至今还能运转的根本原因。
庇护所AI利用地热能转换的电力,操作着机械收集大量的空气,并将其中少得可怜的微量元素进行提取。提取后的元素再经过一些特殊处理,如燃烧、微生物合成、电解等方式,最终合成所需的目标。其中人体所需的葡萄糖、氨基酸、水就是通过庇护所这套技术进行合成,而这3种物质就是最低级营养剂的原材料。
在寂静无声的黑暗中,仿佛时间都被吞噬了。12小时转瞬即逝,庇护所AI准备好了充足的营养剂后,唤醒程序正式启动了。
“唤醒准备工作已就绪,启动唤醒工序。准备苏醒环境中,温度25℃,湿度45°,所需时间10分钟······”
“苏醒环境已调节完毕,进入液氮隔离阶段。”
包裹着休眠仓的低温液氮很快就被抽离排解开,紧随其后,不同温度的空气被导入整个休眠仓外部将其包裹起来,使其慢慢升温。
“温度正在缓慢升高,预估活化幸存者身体所需1小时······”
1小时后,环境温度维持在25℃,AI确定躺在休眠仓的青年身体状态逐步适应环境,其身体细胞已经渐渐活跃起来,人体器官随时要恢复正常运转后,AI打开了休眠仓与外部关闭的连通气孔。温暖的气流缓缓流入休眠仓,滋润着与世隔绝数千年的青年。他由于长期缺乏摄入能量导致的干燥皱巴皮肤甚至凝聚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很快这些水雾就被吸收到体内,皮肤表面的异样恢复正常,但不再显得那么扭曲吓人。
不一会儿,随着一阵急促的呼吸声,青年身体甚至无意识地剧烈颤动了几秒,随着第一口新鲜空气进入肺部,这个器官终于也开始运转,为整个身体提供能量起来。当然,在此之前,心脏已经重新开始跳动,不断鼓动沉寂血液开始躁动,并推动其他各个器官的工作。
“身体状态正常,符合流程数据标准。正在静脉注射第一批次葡萄糖和氨基酸,预计1小时。”
当肺部从空气中收集的能量分享给整个身体时,血液也开始在全身重新涌动,静脉缓慢输入的葡萄糖和氨基酸也被充分利用、分解、输送至全身的细胞中。身体慢慢从漫长低温休眠导致的极度虚弱状态调养至虚弱,但依然一副皮包骨、病恹恹的瘦弱样子。
“幸存者身体状态恢复正常,开始第二批次营养剂注射。”更多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药剂被缓慢注射到青年体内,并且时不时夹杂着一些其他不知名的小药剂根据青年身体状况被注射进来。但青年依旧紧闭双眼,躺在休眠仓中一动不动,像个植物人,仅有规律起伏的胸膛证明他还活着。
随着药剂一滴一滴被吸收入身体,第二批次长达12小时的药剂注射结束了。”开始调节亮度进行适应,目标1000 Lux,开始准备合成营养膏,开始准备大脑电波刺激工作。“
休眠仓内的黑暗慢慢被驱散,一点一滴,犹如黎明到来,黑夜被驱逐,黄昏被开辟。青年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分泌着液体来辅助适应光明的到来。
仿佛盘古开天辟地的那一刻,一团混沌随着第一次脑电波刺激,被劈砍的四散开来,犹如一面镜子被石块击碎。一阵阵的脑电波刺激保持着特定频率不断传输,青年眼前出现无穷无尽的耀眼光芒。
紧闭的双眼缓缓睁开,由于长期的休眠,青年的双目无神,目光呆滞。过了良久,那双乌黑的眼球终于开始转动,好奇的打量休眠舱。青年平躺在休眠舱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被根状的细长装置盘根错节地缠绕着。装置的顶部衍生出许多类似毛细血管一样的微小部分连入青年的身体。而这些连接装置则似乎是从休眠舱底部生长出来的,各种营养物质也从这些连接装置不断缓缓流入身体各处。除此之外,休眠舱的透明玻璃罩照射着奇异光亮,并不断在调节光亮强度与颜色。在休眠舱外层还有一个保护壳,或者说是隔离层。起着类似宇航服,每当外部环境改变时,这层隔离层会提前构造一个过渡适应环境供休眠者快速适应新环境。
“头好痛,身体感觉完全动不了。我是谁?我在哪?到底发生了什么?”
青年无力地颤抖,嘴巴一张一合地发出一些模糊不清呢喃,与孱弱的身体相比,大脑已开始活跃、思考。
“幸存者已安全苏醒,若您无法行动,请不必担心。这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