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越因帮着苏宜家中一起操办苏父的丧事,忙了几日,假期自是不多了,等到将苏父送上山。
之后他将苏宜送到家中,拜了天地,嘱咐了两句,当天便回去了。
这日好不容易休沐,他一刻不停便早早的回来了,在路上还碰到了姨姐,让他空了,可以带苏宜去看看。
没想到他一回来,却见家中堵满了人,等到高氏说完,他诧异的透过人群看向那错愕的小脸,脸色便有些不好,故而才有了刚刚的那一番话。
众人脸色只是一变,不过很快又恢复了笑容,只是那笑容却没多少真诚的,反而带着打趣的意味。
“我说沈越啊,你读书归读书,读书我们不懂,但是我们这群长辈难不成 还会故意来为难你媳妇儿不成。”
说话的人嬉笑着翻了个白眼,惹的旁边的人连连称是。
沈越十二岁便中了童生,那时沈家在村中一时风光无二不说,村里不少的人想要和沈家结亲,可都被大林氏看不上。
可后来沈越父亲去世,留下沈越,大林氏因着沈越童生的身份仍旧过的十分硬气,后来科考前遇上了沈明钰的娘。
两人成婚不久便生下了沈明钰,他娘也因为难产而死,无法,那时候沈越只能一边带孩子,一边又放弃了科考。
这一折腾,就折腾到了沈明钰两岁,因为有刘容玉的帮忙,沈越总算轻松了一些,便又准备科考。
开始的时候,人们还顾忌他童生的身份,对他颇为的尊重,毕竟村里也就这么一位童生,然而在沈越考了一次又一次后,如今沈越都二十有四了,仍旧还未考中。
村中便常有人打趣沈越,说考不中便不要考了,大林氏一人在家照顾个幼子也颇为辛苦,可每每到了这个时候,都不等沈越开口,大林氏便似一只战斗的公鸡一般,仰着脖子怼回去。
“你们这些泥腿子懂什么读书,读书哪里是那么好读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村里不少人还是因为大林氏这话被气着了,每每说到沈家的时候,便总要带上那么一句“读书我们不懂。”
苏宜是不知道这个典故的,她对村里八卦知道的少,更何况这种陈年旧事,还是一些没面子的事情,大林氏更不会和她解释。
苏宜脸上一脸的迷茫,倒是沈越脸一沉,嘴巴抿了抿,眼角的余光看了苏宜一眼,见少女亭亭玉立的站着,原本有些婴儿肥的脸上,如今两颊的肉明显的瘦了些,倒显得那双黑白分明的杏眼越发圆而亮了。
鬓角垂下的头发被风吹在小巧的嘴边,因着微讶,小口微张,露出两颗小小的贝齿,如瓷器般皎洁。
“叔婶们自是不会为难我家娘子,只是事事不能全凭一面之词,我也想让我娘子能有开口的机会罢了。”
话虽是这么说,但明眼人一看,便能看的出,他这是站在她这边的。
沈越神情淡定,倒是让人一时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况且,沈越也说的没错,这又是她们的家事,她们皆沉默下来,顺着沈越的目光看向苏宜。
苏宜微抿了一下唇,脸上带着些疑惑和探究,不懂为何沈越会如此的相信她,可莫要说情分这等可笑的话。
她们虽认识的时间已经有月余,可说过的话十个手指头都数得清,且在苏家时,两人连见面的机会都无。
仅有的两次还是苏父将她们两姐妹叫到床前和苏父身死后,她跟着沈越一起拜别姐姐她们时。
所以要说情分那是不可能的,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宜娘,方才高家婶子说的话不知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我知你心性善良,有什么委屈可以说出来。”
沈越的表情有些严肃,那高家的婶子见他这样说,嘴巴蠕动了一下,身子一动正想说两句,倒是被身后的人拉了一拉。
苏宜叹了口气,看了沈越一眼,心底其实是松了一口气的,此事虽不是她所为,但是解释仍需要费一番周折。
而且,就算解释清楚了,村里难免会有些闲言碎语,无论是否解释清楚,这厉害的名声肯定是跑不掉了的。
如今沈越站在她这边,让村里人一时无法讨伐她,让她有足够解释的机会,而且她也不用再那么强势了。
就像沈越所说,此事是她受了委屈,她自然要将一个受害者的形象进行下去,不然,岂不辜负了沈越的心意。
而且她也想将一些事情摊开了来,若是能正好趁此离开沈家是最好,如若不然,她也要让沈家摆正了身份,也要让村里人知道,自己缘何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