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津南握着茶盏的手指正要饮一口,但听到邵沅兮的询问,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轻声笑道:“阿姐果然心细如发,朕的行为猜的挺准的啊!”
“那是,你阿姐我是谁啊!”邵沅兮的嘴角微扬,顺口说道。
见邵沅兮没有反对他的做法,他继续道:“那阿姐,你觉得朕这个安排怎么样?”
邵沅兮边在茶炉里添水边道:“宋安泽这人,看起来饱读诗书,文质彬彬的,一看就是个儒雅书生,让他在国子监任职,你别说,和他的形象还是配的。”
邵津南没有打断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在外人眼里他是个儒雅书生,而咱们也知道,他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妥妥的一个浪荡公子哥儿,听你说他在我去西越和亲那两年可没少寻花问柳,后来因为家孝和国孝才收敛了一下。国子监这么枯燥无聊的职位,他肯定会有受不住的时候,然后就会出错,凡事讲究出师有名,这一出了错,到正好让你有了处置他的理由!”
邵津南听着她头头是道的分析,赞不绝口道:“没错,朕就是这样想的,他要是安守本分一些,朕可以不追究他悔婚的事,也是有心提拔一下的,毕竟宋家也是世家大族,宋太师的父亲更是配享太庙,但他都成亲好几年了,竟然还想着觊觎阿姐。”
先帝好敬鬼神,为了寻求长生之术耗费国力,劳民伤财,就连西越进攻,他直接选择了求和,让邵沅兮去和亲了。
当年邵津南即位后遗留下好多烂摊子,而且邵津南资历又浅薄,她和邵津南联合舅父何家整治前朝,太后和方忆雪整治后宫,两三年下来终于勉强可以说个百废具兴了。
但朝廷四大世家的势力依旧还未完全削弱,谢氏因为谋逆,所以基本倒台了;国舅何国公是新晋世家,根基还是比较浅;贤太妃娘家父亲郑郡公,长期是半隐退的中立状态;好在宋太师家因老太爷去世,兄弟之间大多分家而过了,宋老太爷大哥那一支的子弟大多在军中担任要职,宋太师的堂兄的原配亡妻还是谢氏女,原先谢贵妃的堂妹,不过宋太师这一支到是可以拉拢一下的。
邵沅兮听着他的话,嘴角微抿道:“眼下大楚国祚逐渐好转,但有为的青年才俊还是比较缺,新旧势力还是比较悬殊的。”
“所以朕今年就让二驸马卫大人任国子监祭酒,提拔卫国公家,咱大楚的驸马是不能有太多实权的,所以朕就让他在国子监给朕物色上进的青年才俊。”邵津南认为,朝廷的众臣也该要换一换了。
听着邵津南谈论局势,邵沅兮脑海里浮现出一抹玉树临风的身姿,心下有了主意:“对了,我府里有名临时请的账房先生,他的文采甚是斐然,而且对当今局势也颇有了解,在准备参加明年的科考,你如果感兴趣的话,二姐姐家的满月宴结束后,我把他引荐给你看一看。”
“哦!”一听邵沅兮有可引荐的人才,邵津南来了兴趣,“阿姐在宫里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一个临时的账房先生竟然让阿姐称赞起来了。”
“他叫陆明。”邵沅兮回复他说:“虽出身商贾,但有科考入仕的想法。”
“陆明。”邵津南轻喃道:“朕记下了,等满月宴过后,朕到你的府上,你带他来见见朕。”
邵沅兮应声道:“那没问题。”
邵津南看了眼天色,起身准备要离去:“不早了,阿姐,朕回去了,晚膳朕在宫里就用了,朕还有奏折没有看完。”
一听邵津南不留下吃饭了,邵沅兮也起身,对身后的瑜姑姑和竹英道:“你们收拾一下桌子上的茶具,本宫送送陛下。”
阳城地域偏南,四月下旬,将近五月的天越来越热了。
永和府的花园里,经由邵沅兮精心打理的好多花卉竞相绽放了,有木芙蓉,牡丹,蔷薇,海棠等等,高大的梨花树下,花瓣散落,美不胜收,仿佛如仙境一般。
今天是东平长公主小女儿的满月宴,邵津南,太后和方忆雪等都来了,除了邵沅兮和邵蕴华府里的人,还有就是卫驸马一家,人虽然不是很多,但却十分热闹。
邵蕴华的小女儿生的粉雕玉琢,十分可爱,贤太妃和太后俩人逗弄着小孩子。
太后慈祥和蔼的看向邵蕴华开口道:“对了,蕴华,小孩子叫什么名字呢?”
“回母后,小名叫悠悠。”邵蕴华在一旁理了一下自己被小孩抓皱的衣袖。
“悠悠。”贤太妃满意的笑了:“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是个好名字。”
“贤母妃真的是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