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某些门阀有染,故意写出这么一篇文章。
“到时候,朕说不定就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想到这。
煊帝吩咐道:“责令,暗卫司在半月内,必须查清苏沐的一切根底,不得有误。”
“遵旨。”一声应答,在空旷的书房中响起。
身为一个帝王,很多事他不能心急。
因为,只要行差踏错一步,他自己乃至整个王朝,都有可能万劫不复。
现在煊帝需要确切的消息,也需要静观其变。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不在乎多等两三个月。
“朕将摧毁门阀、世家根基的文章,说成教化、立意、传道的文章。”
“虽然门阀世家依旧会对苏沐有所提防。”
“但还不至于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再加上,朕亲自下令封存,也能进一步地消除门阀、世家的敌意。”
“这样苏沐的名声不但会更高,危险也将会小上许多。”
“苏沐。”
“朕期待与你见面。”
“希望你别让朕失望。”煊帝轻声低语。
圣旨很快就在京城的读书人中传开了。
这无疑是丢下了一颗炸弹。
圣庙是最先收到旨意的。
很多大儒都在等着,取回原文后传阅。
然而圣旨一下,所有人都懵了。
什么意思?
“封存? 留待后世?”
几乎没人料到,这会是一篇传道、立意,教化之文。
更没有人想到,陛下会直接封存。
圣旨都下了,即便再是不甘心,大儒们也不再想着去看原文了。
他们读书行事的准则,就是礼法。
抗旨,已经不单单是逾越规矩的事情了。
更是触犯律法,一个王朝没有真正倒下之前,胆敢抗旨不遵,那就是在玩命。
“立意、传道、教化,居然有人能做出此等文章。”
“难道又将有圣人现世?”
“就不知道,此文是在阐述前人的精髓,还是开拓了新的思想。”
“估计是开创了新的思想,前人的精髓几千年下来,该阐述的早已阐述完了,哪还能轮得到现在。”
“而且能被天地所认可,绝不是走在前人身后,所能做到的。”
圣庙中,一群大儒聚集,相互讨论。
得知文章是与立意、传道、教化有关时,他们满是好奇。
好奇的原因是,在这个儒学繁盛的天下,怎么还有可能出现新的立意,新的学派。
而且还是被天道所认可的。
如果圣旨说的是真的。
也就意味着,这篇文章不会弱于之前诸圣的立意。
甚至还有可能超越了。
“可是,这怎么可能?”
“千年前,两位程圣创立的理学,便是万古最佳的立意,在经过后人不断完善之后,现在的理学,即便是再过万载,也将不可能有人能企及才是。”
“现在只是过去了千年而已,除非人性变了,否则是不可能出现新学的。”
“对,这事肯定另有蹊跷。”
“算了,既然陛下有旨,我等也不用多管,看不到原文,在此争执也没有意义。”
有一部分大儒,直接开始否认。
没看过文章。
他们是不会相信的。
心中的信仰,让他们认定这就是煊帝在玩权术。
至于煊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不知道,也懒得理会,懒得去管。
反正他们认定了,就是没有新学。
当然,没有归没有,圣旨还是要遵的。
他们相信,总会有真相大白的时候。
“希望如我等的猜测一样吧,这只是煊帝的手段。”
“否则对于天下的文人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道统之争有多残酷,诸位也应该在典籍中见过。”
“到时候,绝对会天下大乱。”
有人出声,满是感慨。
如今,天下的文人九成都推崇理学。
突然来个新学,就是大麻烦,文人心不齐,足以影响天下的格局。
……
也就在圣钟响起的同时。
皇城内,一道紫气射向了雍州。
因为速度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