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你是我的传奇 > 第1章 七十年黄粱一梦

第1章 七十年黄粱一梦

今年是共和国百年华诞。元旦刚过,全国上下,根本不用动员,已经自发地陷入了百年国庆的狂欢中。

大城小市,大街小巷,鲜花簇簇,姹紫嫣红;红旗招展,风吹列列。到处都是充满了喜庆,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见面一概笑容满面,拱手道贺。各大小广场,挂满红色的各种贺幅庆联,锣鼓喧天,哪怕比昔年的广场舞还吵,人们也一笑置之,不以为烦。

空中时不时掠过的小型飞机和陆空两栖汽车,满载着上下班的人们,和余欢未尽的退休老大爷老大妈。自从十年前开放了空中阶梯交通通道,人们的外出方式,已有巨大变化。地面交通得到大大舒缓,堵车或严重点的车祸,已鲜有见之。为百年华诞而设的媒体频道,在及时传播着最新的新闻和活动。隐形手机和微信人体电脑,随时直播着五花八门的庆祝盛况。哪怕是偏远地区,也能感受到百年华诞的隆重和喜悦。

然而,东南一隅,崇山峻岭之中,依然有一小山村,却是一片寂然,不为外界热闹所困扰。

这里建筑,多数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样子,没多大变化。这里的年轻人或中年人,都已经在一次次的城市化过程中,在城里买了房子。他们只有逢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才会偶尔回来住几天,又匆匆离去。确实,和现代化繁华先进的城市相比,这里各方面也未免太落后了,不为年轻人所喜爱。

小孩和部分老人也都随着大人去城里读书去了,只剩下数十个难离故土的老人家。他们要么没有儿女,要么觉得不该给儿女增添负担,要么无法适应没有地气的城里房子,觉得老家住的更舒服,选择了固守小村子。

老人们的生活极有规律。平日里早早吃完饭,住的近的,串串门,聊聊天,抽抽烟,不厌其烦的述说一下子女的不孝,和对孙子的思念。只是不知道是在抱怨,还是在炫耀。来兴趣了,就去不多的几块土地里,修一下茶树玫瑰,整一下青菜萝卜。没意思了,就躺屋前晒太阳发呆,想干嘛就干嘛。

隐形手机早就普及到每个老人,他们不再受老人机无法视频的困扰,也能方便收到百年建国的热闹画面。对于把一辈子都献给黄土地,又经历过数次沧海桑田般科技巨变的他们来说,是有资格分享这一份百年荣耀的。但他们觉得这些,还不如早早睡觉来的重要。至多见面聊天时感叹几句:日子真好!国家真好……

生死大事,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看淡。谁先离世,其他老人会相帮着入土,或埋在自己的地里,或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长眠,人生也就这样完结了,不留遗憾。

新兴科技之下,曾经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和死亡的疑难杂症,基本上都有了治疗方法。更加妥善丰富的营养搭配,不断延长着人们的寿命和改善着人们的健康状态。七十多岁还在上班的算正常,九十多岁饭后迈着矫健步伐的也稀松平常,上百高龄的人拄着拐颤巍巍散步的,也不奇怪。但说实话,对于经历了无数沧桑的村里老人们来说,大多都活得有点腻歪了,不再像以前那样难以面对死亡。

他们,最感兴趣的,反而是路边一栋不起眼的二层木屋。每次散步经过时,总有人情不自禁地抬头看一眼,或竖起耳朵,看看能不能听到屋里的动静。但也仅此而已。

无他,仅仅是因为这栋屋里住着村里最“年轻”的老人,同时也是一个几十年来,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褒贬不一的人物。

张信瑜,一个本应该过着衣食无忧,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骄子,却因为个性原因,孤独社恐,始终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的一个传奇,是这木屋的现主人。

两层的木屋,是父亲当年利用工余,以一己之力,一砖一瓦,流无数汗水,耗时三年多,才慢慢盖起来的。木屋,曾经是前主人的骄傲,现在在附近砖混式六七层结构房子的包围下,显得是那么的孤独、无助,更像是一种嘲讽,像极了它现在的主人。已经在城里买房定居哥哥姐姐妹妹都看得极不顺眼,几次想翻修加盖,被张信瑜极力反对,否决了,浪费钱!

木屋厨房二楼里屋,房间里摆设着一张陈旧的木床,一张历史不少于八十年的木式方桌,桌上放着一个淘汰已久的超薄笔记本,电脑主人念旧,舍不得扔,一直勉强用着。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的主人,左手上戴着的隐形手表,正播放着百年国庆的广场舞彩排,不用眼睛看,视频也能同步导入主人的脑海中。

躺的不舒服了,张信瑜用手支撑着床,换了个躺姿。他徐徐睁开眼睛,耳听着主持人慷慨激昂,充满激情和蛊惑的声音,心里却在慢慢地回想着自己荒唐的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