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你是我的传奇 > 第13章 美丽的田野 不美丽的生活

第13章 美丽的田野 不美丽的生活

连油漆都没刷的木制桌子上,盖着一个竹子做的罩子。家里的家具,要么是木头做的,要么是竹子做的,绝大多数出自父亲之手。

张信瑜爬上椅子,用手指头勾住罩子边缘,掀开,里面放着一个碗,碗里是稀饭,稀饭上浮着几颗腌黄豆。张信瑜抓过碗,下了椅子,出了厨房,坐在屋前一个石凳上,呆呆地看着“七十”年前天差地别的村子。

父亲当初盖房子的时候,地点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站在屋前,视野开阔得很,全村风景,一览无余。

眼前就是一片开阔地,长宽不过千米,地里阡陌纵横。生产责任制已经承包到户 原先是一大块平整的田地,被割成一小块一小块,都种着水稻。水稻良莠不齐,有高有低,有黄有青。

天没亮多久,已经有不少的村民在地里忙碌着。有的在拿锄头放水,有的在拔杂草,有的在巩固田埂……做完这些,他们得立刻上山地瓜地或去菜地,无数农活在等着他们呢。

中间一条二三十米宽的小河,蜿蜒流向远方,也把开阔地分成不规则的两半,一半归张家村,一半归李家村。小河在开阔地中间,打了个几乎九十度的转弯,形成了一个深潭,也在这里淤积了一大块肥沃的平地。平地中间有三栋二层楼,其中两栋白墙青瓦,那是张李两村共用的小学。现在是放暑假,白天看不到人影,听不到读书声,晚上很热闹,影影绰绰的,因为有“扫盲班”在上课。学校东侧还有一座低矮的族庙,常年香火不断,那就是圣君庙!

田地旁边,一条弯弯曲曲公路从山脚下穿过。许多人家,就沿着公路建房,张信瑜家也是如此。公路之外,就是一层又一层的群山环抱,把张李两村团团围起来。山上郁郁葱葱,云雾缭绕。靠近村庄的南北两座山顶一尖一平,平的是因为以前有土匪在上面筑山寨,尖的山顶有一座小庙,隐约可见,到现在都不知道供的是哪路神仙。半山腰以上生机盎然,都是各种树,以松杉为主。松杉可成材,是村集体资产,砍了会罚款,其他杂树就无所谓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有空就会上山砍柴,大人帮忙砍树,小孩负责拖回家。家家户户,都不缺柴火烧。

半山腰及以下,村庄以上,大部分还是农田,一条水渠,给提供了充足水源。其他就是被村民们开出来的果园或菜地或地瓜地。此时果园的并不多,有自留地一般都用来种地瓜种菜了。生活艰辛,三餐尚不能裹腹,谁有闲心闲地来种果树?

公路,就从张信瑜院子外紧挨着院子通过,为双边单行道,土路!每当刮风,或偶有大车“况况况”地经过,就会卷起纷纷扬扬的灰尘,不但撒在靠路边的屋前屋后,让屋主人每天辛苦扫地,也撒在了路边的菜地上。菜地里的蔬菜都蒙上了一层灰。一般种的是耐活又耐吃的萝卜、芥菜和包菜,也有一些自留地里种着黄豆、花生,不多。用不起农药,遍地都是有机蔬菜!只要是会走路了的小孩,每天都得去菜地里摘虫子。否则没两天时间,菜叶就被吃光了。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虫子,怎么抓都抓不完。想起那些绿油油毛茸茸,一捏就流绿脓的菜虫,张信瑜就恶心想吐。他叹了口气,这日子怎么过?等自己长大,还得十几年呢!

公路靠山一边,稀稀疏疏盖着的房子,大多数是两层楼。除了张信瑜父亲是独栋,其他的一般都是几个兄弟合伙盖个大院子,然后一人分两三间。

正常人家建房,外面清一色土墙,屋内墙壁,下半部一米左右是木板搭建,上半部用竹子切成细条,交错编织而成,然后再糊上稻草泥。条件稍好的,会给稻草泥抹上一层白灰,这已经是很奢侈了。家家户户都这样,有房间住就舒服了,还奢望什么?也没什么好攀比的。这时的人们,还是很纯朴的。

天还早,又有一些邻居扛着锄头,从路边经过。看到张信瑜端着碗发呆,就笑眯眯打个招呼“阿瑜好了啊”,“阿瑜你饭吃了没,怎么在发呆”,“阿瑜你病傻了吗?在干什么”……男的几乎都是只穿一条屁股部位有无数线圈的麻布裤衩,就那样坦坦荡荡的走着。女的好一点,但也和姐姐穿的差不多,这里补一块那里补一块,甚至都看不出来原来衣服是哪块布做的了。

张信瑜也不说话,好多他都忘记怎么称呼了,只好傻笑着冲一个个点头。又摸摸自己屁股,也是一圈圈密密麻麻的线,知道这是为了耐磨,没有其他原因。他还是又重重叹了口气,他可不想长大后也像那些大人一样去干活。现在又好想让老祖宗把他的记忆给封起来,明知道在即将到来的二三十年里,科技将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人们的日子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