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溯源
周灵王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他的后人因为是王室的后裔而氏王.先秦时期,这支王氏族人中的大部分都居住在洛阳一带,但由于当时盛行客卿制度,有能力的人经常在各国谋职,这个家族中某些有才干的人来到秦国,并在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定居下来.到王翦出生,这个家族迎来了腾飞。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带兵攻灭了赵国,楚国,其子王贲带兵攻灭了魏国、燕国和齐国.王翦父子为秦始皇灭掉了山东六国中的五个国家。王翦被封为武成侯。王贲被封为通武侯。始皇称帝后,王翦族人王绾成为秦朝的首位丞相。他也是中国皇权时代的首位丞相。这样,王氏家族在军队和政坛都取得了人臣的最高地位。始皇让自己的长子扶苏娶王氏家族的女子为妻。扶苏是始皇诸子中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始皇对王家的信任让其在秦朝建立之初成为除皇族外最显赫的家族。王贲之子王离也是秦朝的著名将领,被封为武城侯。始皇去世后,蒙恬被杀,王离接管了他的军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将军。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王离和章邯统帅秦军镇压叛乱。巨鹿之战,王离败于项羽,被俘自杀。
王离的儿子王元、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居到了琅琊和太原。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是中国封建时代最显赫的家族。
但是还有很少的一部分王氏族人没能和大家族一起逃离,继续在今陕西境内生活。由于汉朝建立之后,重新分配土地,留下来的王氏族人失去了祖上获得的封地,成为了普通老百姓。他们搬迁到了属长安管理的槐里。
家族渊源
王娡的父亲王仲就出生在这个家庭中。
王娡的外祖父是秦汉之际大名鼎鼎的燕王臧荼。臧氏源于鲁国的王族。鲁国是周礼的制定者周公旦的封国。由于周公对周朝做出的巨大贡献,鲁国受到周王的特别尊重。它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礼仪之邦,文化发达。楚国灭鲁后,臧氏家族中有一支搬迁到了燕国。臧荼因为英勇善战,成为燕国的一名将领。秦朝建立后,臧荼一度默默无闻。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臧荼投奔了新任燕王韩广。他代表燕国参加了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大败秦军。汉王元年,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臧荼被封为燕王。韩广改为辽东王。臧荼、韩广爆发战争,韩广被杀,臧荼吞并辽东。汉王三年,臧荼归顺刘邦。汉王五年,臧荼和其他诸侯王共尊刘邦为皇帝。但是臧荼在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被刘邦诛灭。其子臧衍逃往匈奴。臧衍去世后,其妻小归顺了汉朝。汉朝对其进行了妥善安置。臧衍妻小在属长安管辖的槐里定居下来。臧衍的女儿臧儿长得非常漂亮,长大成人后嫁给了同乡的王仲。王家虽然只是平民,但家境还比较殷实,臧儿生下一子两女。结果,王仲早逝。臧儿改嫁到长陵田家,王娡继续留在王家生活。在无父无母的情况下,和哥哥妹妹相依为命。
长陵邑是为了守护汉高祖的长陵而修,《关中记》载:“长陵城有南、北、西三面城,东面无城,随葬者皆在东,徙关东大族万家,以为陵邑。”田家就属于刘邦为了削弱关东六国势力而被强迁来的关东大族。田氏源于舜,舜的后裔被周王封于陈。陈国内乱,公子完逃到齐国,改名田完。其后人夺取了齐国政权,建立了田氏齐国。齐国被秦所灭,田氏纷纷改为王氏。秦朝灭,有一部分又改回田氏,并在秦汉之际有多人称王。
臧儿能够改嫁到名门望族,说明其个人很有魅力。从王娡以后的人生经历来看,她应该吸收了母亲的全部优点。
立后之前
王娡成年后,嫁给了槐里人金王孙,并生下了一个女儿。王娡由于没有什么嫁妆,在金家受到歧视,加上生的又是女儿,更加不招人待见。臧儿在田家站稳脚跟后,时不时会回来看望自己的儿女。臧儿看着自己年轻貌美的女儿委屈嫁给一穷二白的金王孙,现在还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于是一气之下向金家提出离婚,金家不同意。臧儿一不做二不休,正好宫里选宫女,将女儿送进了宫中。王娡的入宫实出无奈,她心中满怀对女儿的愧疚,作为无数个宫女中的一员,慢慢走进了深宫。
她被分配到了太子宫,由于自幼就在家帮着干活,王娡在宫中显得很是能干,上司对其相当满意,于是她就被分配到了太子的宠妃贾夫人宫中。太子刘启一向就不是一个专情之人,他从十几岁起,宠妃换了好几个,先是栗姬,为他生下三个儿子后就被抛在了脑后,然后是程姬,又为他生了三个儿子。到王娡入宫的时候,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