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几兄弟欢天喜地地搬东西,赵景言牵着马匹到了一旁,卸下套索,几个舅子又围了过来,虽然今天的节礼很诱人,但眼前的劳斯莱斯更抢眼。老二老三急忙出门去割了新鲜草,赵景言则跟着大舅子黄大山去堂屋坐着。
这会天色还早,大家就坐在堂屋聊天,他们都很好奇自家三妮和姑爷咋变化这么大呢。
张氏要不是真的能确定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三妮,她都会觉得是不是被啥附身了,咋这闺女跟以前那小猫似的软和性子完全不一样了呢。
男人围在桌边,女人坐在椅子上也都仔细听着,众人七嘴八舌才知道事情经过。
赵景言只是大概说了分家后后娘做起了生意,给县城几家大酒楼供卤肉,现在还在准备造新房。至于其他细节,什么新房占地两亩之类的统统没说。
黄老头吧嗒了下旱烟:“亲家母是真的厉害呀,这才多久呀居然做起来这么大的生意。姑爷啊,这东西太多了,回去的时候带回去。”
屋里的几人虽然不舍但也没有开口。
赵景言看在眼里,正色道:“岳父,这是娘出门前反复交代的,她说自家这个大儿媳值得这样节礼,而且娘她也拿的出这些东西,没有硬撑着门面。”
众人看着堂屋一堆的东西,估计好几两了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黄老头也得收下李静姝的心意,看来亲家母也不缺这点东西。
临到饭点,黄素贞跟着去了厨房做饭,张氏本来不让,但黄素贞坚持。
主要是她现在吃不惯糊糊了。也不是矫情,正所谓由奢入俭难啊,婆婆也曾说过孕妇要保证一定的营养,虽然头胎不能养太好。
于是在黄素贞的坚持下,一家人吃上了大米和其他杂粮混合的干饭,厨房的女人看着黄素贞大勺地放油盐也是眼皮直跳,只不过东西都是黄素贞带来的,她们也不会说什么。
张氏知道这三妮绝对是在婆家养叼了嘴,而且东西都是从婆家带来的,哪怕一次性吃完也没处说,只不过她也看着眉头直跳。
由于张氏会咳嗽,病了挺长时间,黄素贞就做得比较清淡。
鸡兔各一道菜,酸菜鱼,加上炒菘菜,两大碗卤肉,两大盆干饭,满满当当地端上桌子。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各自吃得痛快极了。
看着自家娘亲吃得少,整个人瘦弱不堪,黄素贞心里很难受,问道:“娘,这病了多久了?现在太瘦了。”
张氏温和地拍了拍自家三妮的手,今天沾了闺女的光,看到闺女过得好,她精神都好多了:“看过了也吃过药了,就是一直没好。”
“哪里看的?镇上还是县上?”
“镇上看的,人老了,总会有各种毛病,熬一熬就好了。”上次看病抓药都花了两百多文,还没看好,想想就心疼。
古代就这样。很多时候硬熬,小病变大病,大病没得治…
黄素贞看了一眼赵景言,赵景言点点头。
“娘,这会刚好有马车,我让相公送你去城里找医术更好的大夫看。我婆婆因为家里生意给了我们分红,我们身上有银子看。”
众人都是一惊,没想到三妮的婆婆居然给三妮一家分钱,这在农村哪怕很多大户人家都不可能。
大户人家有月银惯例但也不多,家族收入归公中支配,平民百姓则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是父母公中管。
张氏一愣,没想到那后娘对他们这么好,心里更加高兴:“不用费这个钱。小毛病而已,你们自己的留着自己用,不要到处去说。”说完还警告地扫了一眼周围的几个儿子儿媳。
“娘,放心,我们又不是什么不清楚的人家,绝对不会打三妮的主意的。”老大憨憨表态。
黄素贞紧接着说道:“娘也是我亲娘,我这做女儿带自家娘去看病,有什么好让人说的?走,现在出发,傍晚就能回来。”
赵景言点点头,也不顾其他人反对,出门套车去了。
如今黄素贞也是个有主意的,而且深受李静姝影响,认为对的事很坚决很强势。两个老头子拗不过,而且也是闺女对娘的孝心,其他人则更不好阻拦,于是决定让两个儿媳陪着张氏去,黄素贞有身子就不奔波了。
赵景言驾车,黄素贞悄悄把银子塞到他怀里,等人上车后,老三黄大河突然冲上去坐在赵景言旁边:“姐夫,我也陪娘一起去。”
赵景言看了下丈人,黄益进想了想,点了下头:“路上不许惹事,你娘是去看病,听你姐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