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
“不问阎君归期焉”
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落着,打湿了魏军众人的衣甲,所有人就这样站在雨中,哭泣着,嘶吼着,咆哮着喊出最后那一句。
“不问阎君归期焉”
“不问阎君归期焉”
“不问阎君归期焉”
“不问阎君归期……”
一直站在人群后头的陆星月扯了扯李义的袖口,小声低泣着:“郎君,月月好难受,呜……”
李义直直地望着火堆,轻轻点点头,似自言自语道:“未亡,未亡啊……”
“郎君,郎君,你怎么了?你别吓月月啊!郎君……”
陆星月扭头见李义一幅癔症模样,吓得小脸煞白,惊慌失措的扯着李义的长袖,眼里的泪水不断滴落。
“呃,我没事。”回过神来的李义看着月月惊恐的模样,轻笑一声。
“呼!没事就好,郎君刚才吓死我了,我……”
李义打断她的话,伸手放在嘴上,作出嘘状,陆星月这才作罢。
……
葬礼过后,魏军大营主帅帐内,冉闵端坐主案,李义其后,刘群,董闰,张艾,张温,苏彦,石宁,曹伏驹等人依次排列于帐中。
刘群道:“陛下,此战吾军伤亡近二成,屠燕军2万有余,俘虏燕军近2万人,各式兵器甲胄,战马无数,几乎能装备全军,缴获马肉已制成肉干,至少供吾军食用30日有余,如供食俘虏……”
说到此处,刘群显得欲言又止,不待冉闵说话,张艾立刻出列。
“陛下,诸胡与吾魏,吾中原仇深似海,吾军岂与贼尔同食乎?不如一并坑杀。”
“对,全部坑杀……”
“诸胡皆不可信,吾军粮草岂易食贼胡,诸胡皆可杀。”
“陛下,苏彦亦赞同,不留俘虏。”
冉闵只是看着场中众将喧嚣,没有发表意见,转头看向一直坐在食案下,作沉思状的董闰。
董闰见状,拱手道:“闰,赞同坑杀。”
冉闵点点头,扭头看向李义:“军师,汝意如何?”
李义缓缓起身体施礼,又向帐中众将拱手示意,这才开口道:“义,亦赞同诸将军之意,但,只杀半数。”
众人疑惑的看向他,李义接着道:“此前陛下定计,奇袭中山,这些燕军杀半数,留半数以作他用,或可作奇袭中山所用。”
“然,此战慕容恪大败,燕军虽元气已伤,可是仍余近2万燕军,且并未撤离泒水北岸,依旧与吾军隔河相望,吾军动向,均难逃慕容恪残军了解。”
“倘若不摆脱慕容恪,奇袭中山之计便不存矣!”
李义说完,董闰当即说道:“军师所言,闰,有疑问一二请教。”
见李义点头,接着道:“军师方才所言,奇袭中山,此计于大局用何?”
“董将军此言老成,击中根本,果然好眼力。”李义先是夸赞一番,才道:“奇袭中山,目地有二,一是粮草,二是士气。”
“燕国此次南下,吞魏之心,昭然若揭,吾魏都邺城如今似孤舟漂荡于海,想必城内人心惶惶,战乱之际,城外农田荒废,供粮无望,若无粮草补给,燕国大军达邺城之时,即是邺城城破之时。”
“二是士气,只要吾军攻打中山,覆灭燕主前锋大军,诸将军,可试想,燕主如何?其余诸国如何?”
董闰听完,眼前瞬间一亮,对啊,魏军仅余1万不到残军,居然打败了燕国10万大军。
如果只是打败了燕国10万大军,然后撤离,燕主虽会重视,但其根本未伤,依旧可以兵分两路,一路追击吾军,一路攻打邺城。
如果不仅是打败了燕国10万大军,且还攻下中山,燕主定然不敢再掉以轻心,多半会全力围剿吾军,就算其派兵攻打邺城,也得提防吾军,不敢倾尽全力。
届时粮草送到邺城,魏军大胜消息传出,城内军民必将用命,邺城城高墙坚,非数十万兵,历数月之功,不可破也。
其余诸国若听闻吾军以1万对10万,不仅大破燕军,还有余力攻打中山,且魏国皇帝冉闵灭胡余威尚在,又是大胜,诸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