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身穿肩甲、目若朗星的将军从刘备大军冲出,拦住赵寅这致命一击。
“刘将军,形势不妙,撤退吧!”
那将军提住张飞肩膀,一把拉到马背上,转头对刘备大声喊道。
“后撤!”
刘备见张飞没有性命之忧,心中松了一大口气,此时他亲身感受过赵寅的厉害,又见曹操大军严阵以待,早有准备的模样。
知道今天偷袭之事是万万不可能成功,便当机立断喝道。
“全军撤退!”
刘备那五千士卒,见到赵寅英勇无匹的气势,早就失去了战斗之心,此时听到撤退命令,忙不迭撤出。
赵寅持枪于马上,望着带走张飞的那名将军,陷入沉思。
许久后,他才猜出此人真实身份。
“太史慈!那位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的太史慈!”
史书记载,太史慈乃是东莱黄县人,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早年曾受孔融之托,求助刘备支援陶谦。
“果真是他!”
赵寅摩挲着下巴,眼中精光闪烁。
太史慈武力惊人,可以归为三国第一梯队的武将,勇武不可当,阴差阳错之下拜入孙策麾下,立下赫赫战功。
“若是把此人收归曹公帐下,定能如虎添翼……”
忽地,远处传来一阵细密马蹄声。
赵寅抬头看去,原来是赵云赶到了。
“将军,刘备撤退,是否要继续追击?”
赵寅沉吟片刻,摇头道:“算了,穷寇莫追。刘备军毕竟也没有向我军正是宣战,况且此时前线吃紧,徐州仍有异动,不宜深追,且让他离去吧。”
赵云点头道:“吾亦是如此所想。”
随后两人回到曹军后方,整顿兵马,奔赴前线。
……
当晚,赵寅和赵云回到曹军前线。
两人刚进入主帅营帐,就听见曹操爽朗笑声响起。
“哈哈哈,兄弟你们回来了!”
赵寅愕然道:“主公何事如此高兴?”
曹操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兴奋道:“兄弟神机妙算,算出我军后方将有敌袭,平定霍乱,如何不喜?”
赵寅恍然大悟,这件事在他看来倒算不得什么,毕竟自己是穿越人士,有点信息差也很正常。
一直以来,赵寅都有足够的自知之明,他并没有聪明到预知未来的地步,仅仅是因为局势需要,所以才借助历史记忆步步领先,这并不值得骄傲。
不过这些在外人看来,就如鬼神智慧般,恐怖无比。
“主公过誉,吾不过防患于未然罢了。”赵寅摆摆手笑道。
“兄弟不过自谦,为鼓励汝之军功,吾决定把我女儿许配给汝!”
曹操一把拉住赵寅,笑意吟吟道,活像一个捡到宝贝的老头儿般,爱不释手。
“啊?”
赵寅当场愣在原地,甚至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怎么好端端的要给他的女儿许配给自己?
他环顾营帐,只见营帐中荀彧、夏侯惇等人都一脸坏笑的看着他,显然早就知道这件事。
“主公,这是否有些操之过急?”
看着曹操眉开眼笑的面容,赵寅有些哭笑不得。
曹操一听,顿时大手一挥,豪迈道:“兄弟,此乃让吾等亲上加亲的大事,怎么会操之过急呢?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没错!”
“赵将军,你就从了主公吧!”
“恭喜赵将军喜得爱妻,吾等羡煞不已!”
营帐内的谋士、武将纷纷上前祝贺,一个个不似作伪,显然早就准备好了祝贺之词,好话一箩筐的往下砸。
赵寅被众人团团围住,登时傻眼了。
也是趁着这片刻的功夫,赵寅脑海中闪过有关曹操女儿的各种记忆。
历史上记载,曹操一共有六个女儿。
分别是:曹宪、曹节和曹华,以及三位没有名字的公主——清河长公主、安阳公主以及金乡公主。
而其中曹宪、曹节和曹华被曹操一齐嫁给汉献帝,之后伏皇后被弑,曹节当了皇后。
清河长公主历史上则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后世多推测此为曹操为巩固曹、夏侯两家作出的联谊婚约。
安阳公主则嫁给了荀彧的儿子荀恽,金乡公主则嫁给了何进的孙子何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