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一天的小宝,又开始哇哇大叫了,李涂真是焦头烂额,一边哄着,一边又去试着敲门。良久,厨房的小门开了,出来一位精干的大嫂,她看了看一身臭烘烘的李涂,问:“你是?”
李涂连忙行礼,说:“大嫂,能不能讨点米汤,我这小孙子,一天都没有进食了,饿得紧。”女子看了看孩子,叹气说:“进来吧,我去给他熬点米汤。”李涂抱着小宝,胆怯的跟着大嫂进了厨房。
大嫂倒是爽快人,利索的生火淘米,还端来一碗水,递给李涂:“老头,你先给孩子喝点水,你自己也喝点,再去门外水槽边洗洗,唉,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逃难的人越来越多,以前好几天看不到一个,现在一天就好几个。”李涂喝了一碗水,不好意思的问:“您就是刘嫂吧,镇上好心人说您是菩萨心肠,我也是讨了好几家,都是空手而归,可怜我孙儿饿得哇哇叫,不然也不能来叨扰您。”刘嫂叹了一口气说:“你也不要怪那些店家,乞讨的太多了,他给了你,后面就会出来无数的人,我们这个小镇的税收重,他们做点生意,都不一定能养家糊口呢。”
李涂突然也理解了那些凶巴巴的店小二,是啊,如果给他了,其余的人蜂拥而上,他们还做什么生意呢?刘嫂很快就熬好了米汤,她先把米汤倒出来,又在米饭里面加了一些菜和油,继续放在火上炖。
李涂接过米汤,一勺一勺的喂着小宝,小宝闻到了米香味,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刘嫂在一边看着:“这小子,虽然爷爷瘦的皮包骨,大孙子却是白白胖胖啊。”李涂笑笑说:“小宝会吃,又饿得快,过不了两个时辰,又要哇哇大叫了。”刘嫂担心的说:“那你一直这么逃也不行啊,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越往西,日子越难,只怕米汤都讨不到哦。”李涂也知道难,可是他有什么办法呢,只有到了武台山,投靠宇文松,才能让小宝保命。
刘嫂把锅里的饭和菜盛出来,满满一大碗,递给李涂:“他爷爷,你也吃一口吧。”李涂惊讶的看着刘嫂,忙说:“这怎么好呢?”刘嫂把饭塞到李涂手里,又接过小宝,说:“孩子都饿成这样了,你也好不到哪里去,快吃吧,我来帮你喂小宝。”
李涂连忙说:“谢谢您,谢谢您。”说完拿起饭碗,狼吞虎咽的吃起来,整整两天,一粒米都没有吃啊,这饭也太香了吧。
刘嫂一边喂小宝,一边埋怨着李涂:“他爷爷,不是我说你,你应该往北边走,北边有南宫将军的军队,听说北边的老百姓,丰衣足食,吃喝不愁,我们西边,是越走越穷,唉。。。可怜你还带着一个小宝宝,可怎么弄啊。”李涂一听到南宫将军四个字,便停下了吃饭,好亲切好熟悉的名字,他也想去找南宫将军啊,可是现在,只有离北方越远才越安全啊。
看着李涂不吃了,刘嫂自觉话太多,连忙道歉:“他爷爷,我也不是有意的,唉,现在时局太乱,皇上又昏聩,除了北边,其余地方都差不多,你肯定也是老家待不下去了吧。”李涂点点头:“是的,儿子媳妇都饿死了,现在就剩下我们爷孙俩,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养活,他是我家唯一的根了。”
果然是说的越悲惨,就越能引起他人的同情,刘嫂听完,也不禁唏嘘,一大家子,现在就剩下一老一小,再往西走,可不就是没命了吗?便问李涂:“他爷爷,丰家刚好需要一名长工,你愿意来不?做的是杂活,什么都要干,工钱也不高,一个月就一两银子,但是能吃饱。”李涂一听,饭也不吃了,连忙说:“愿意,愿意,只要能吃饱就行。”刘嫂好心的说:“东家是想要找个年轻力壮的,你这年纪也不小了,我得先去问问东家。”李涂点头说:“应该的,你告诉东家,只要愿意收留我们爷孙俩,什么脏活累活都没事,工钱还可以少点,我可以少吃一点,只要我这孙子能吃饱就行了。”刘嫂叹了一口气,说:“你先吃着吧,我去前院问问当家的。”
李涂伸手抱过小宝,吃得饱饱的小宝,睡得真香。刘嫂看看可爱的孩子,拍了拍李涂:“你放心,为了这个孩子,我也能让东家同意的。”李涂感激的看了看刘嫂,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了,就这样赶路,估计还没有到武台山,自己就累死了。
很快,刘嫂就回来了,她很高兴的说:“我们东家,也是善良之人,一听说你还带着一个孩子,马上就同意了,工钱也没有降,只是这住的地方吧,你暂时到放柴火的房间里面搭一个床,以前那个打杂的啊,他是天天晚上回家,所以没有睡的地方。”李涂也不挑,只要能落脚就高兴了,一股劲的谢谢刘嫂。
很快,刘嫂就帮李涂安顿好了,一张床,一个垫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