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女学霸的古代奋斗日常 > 第二十八章 又来灵感

第二十八章 又来灵感

说了这句,赵三婶就忍不住拉着王氏说起村里的事儿来,“你是不知道,现在村子里多少人家后悔呢。听说有好几家,都是男人想跟着种地,可家里婆娘怕白忙一场说什么都拦着,如今可好,眼看着咱们地里都郁郁葱葱的长出物件了,他们心里可是不顺呢。”

“还有老大家那边,这两天没少听到那边打架折腾的动静。”赵三婶家离赵大伯家近一些,况且庄稼户耳朵上都长着眼呢,有点风吹草动就有给八卦出些东西来。

况且,大房两口子,早些年没少因为有儿子挤兑其他妯娌,后来更是险些逼得自家大妮儿活不成。所以赵三婶跟那边自然不仅不亲近,真是恨不得大房那边倒霉呢。

现在知道大房的日子不好过,她心里就觉得痛快。

王氏心里舒坦,可面上却没有太在意那边,“先前她大伯娘在外头欺负我们娘俩的时候,秀秀就说过了,以后给谁用化肥都不会给她家用。”

所以,别管她家后不后悔,那都跟自个没关系。

她有本事,就加钱从别人手里买,可买了自家秀秀也不会上地头上教她用。

赵三婶也是个知趣儿的,见王氏没打问老大家糟心事儿的意思,就没再往下说,转而说起了旁的闲话。

等提起这次来的目的,她就赶紧掀开篮子里,露出里头的腊肉来,“行了,大妮儿两口子还在家等着呢,我就不多留了。这是大妮儿拿回来的腊肉,给切了一半拿过来,你们可别嫌弃少啊。”

王氏一看是肉,赶忙推辞起来,“这可使不得,这块子肉可不便宜。”

“嗨,没事儿,反正也是大妮儿女婿他们东家给的。”赵三婶说着,就不容拒绝的把装着腊肉的篮子塞进到了王氏手里。

许是心里高兴,把东西送出去后,她就笑着说起旁的来,“说起来那些有钱人家的日子可是真好,就他们机房里纺的两匹布,光卖出去就能挣几百两银子呢。”

这下王氏惊了,“什么布啊,能那么值钱。”

也不是王氏小家子气,实在是镇上布庄里最好的绸缎布,也不过几十两一匹。

赵三婶摇了摇头,“那咱就不知道了,光知道说纺出来就有花纹,就是纺着难,就一尺都要耗费许多日子......听说头一回用的时候,还有人从三丈高的机子上摔下来,可摔惨了。”

当时自家大妮儿说起来的时候,可是把她吓了一大跳,生怕自家女婿也去做那个。后来才知道,是有专门纺织的提花工做那事儿,男人们一般不上去。

另一边本来就是闲闲听着的林秀秀闻言,心里微微一动。

纺出来就有花纹,而且价钱十分昂贵,还很耗费人力,而三丈高的机子上要有人专门提线......

莫不是古代的提花机?

说明这提花机应该还是花本式提花机,虽然能编织带花纹的布匹,可效率低下且使用复杂繁琐。

若是能改成穿孔纸带提花机......

哪怕只是改成束综提花的方法,效率都要提升很多。而且,织的花纹选择也会更多......

不过这个,还得等她仔细琢磨琢磨再说,毕竟眼下自个对本朝纺织业还是两眼黑呢。

万一武朝纺织业已经发展的极好了,那自个动这心思,才是让人笑话呢。

林秀秀打定主意,回头仔细打听打听,若是再去赶集,也要去布庄绣房问上一问。

现在没什么事儿做,林秀秀也忙着收拾自个的腌豆腐。

说起来这腌豆腐,还是她前世去山西玩的时候学到的。

当时只觉得,当地的许多炒菜味道十分鲜美,问过之后才知道,她们本地人都会存些腌豆腐。等到做汤炒菜的时候放一些,既能提鲜,又能增味儿。

家里菜地恰好长了绿油油的青菜,还有上次炸的猪油酥,如今正好试试。

晚饭其实很简单,依旧是猪肉酥炒青菜。因着缺葱姜蒜,又没有辣椒跟调味料,所以平时吃算不上可口。

可今天,王氏只尝了一口,就忍不住问了,“秀秀,你这菜放什么了?今儿的菜,感觉有些不一样。”

林秀秀笑着道:“就是炒青菜啊,娘吃着怎么样?”

王氏品了品嘴里的味道,摇摇头说:“不好说,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可我就是觉得今儿的菜越嚼越香......”

林秀秀闻言,也不卖关子,把小碗里夹出来做咸菜用的腌豆腐放到桌上,“就是没像以前一样放腌菜,今儿放了些腌豆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