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人口一共有7500万人,按照现在每年6.4%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华夏共和国每年要多出480万的新增人口,如果再加上每年移民的数量,每年的人口增量为700万左右,五年之后人口将超过一亿!”
“一亿人口,连现在我们南洋五省的粮食都消耗不完,更何况美洲的一千多万公顷的粮食产地呢!”“而且,随着我们化肥产量的提高,农药的应用,以及良种培育的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粮食产量还会进一步提高。”“所以说,农业部现在的粮食用地开发,应该更有规划,而不是盲目贪多求全!另外,如果太多的粮食投放市场,不仅会拉低粮食的市场价,而且粮贱伤农,对我们农业的持续发展造成破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民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农业部任何农业政策的制定,都要首先考虑到这两个前提!”霍山的话,让陈季同脸上流露出一丝羞愧之色。因为前期因为霍家军移民人口的大量增加和粮食的缺乏,农业部一直都在为开拓更多的土地而努力,现在更是把土地开发看成了农业部的主要任务。所以在政策制定上难免会向这方面倾斜。“少爷,我知道了!回去之后,我会立即把所有的农业土地开发计划全都停下道。“全部停下来,没有必要,粮食用地的土地开发可以暂缓,不过像南洋、咖啡、可可、金鸡纳霜、橡胶,美洲诸省市的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可以进一步扩大。”对于南洋的粮食用地霍山规划的是6000万公顷,这个数字对于南洋五省来说刚刚好,再多的话,会对南洋的水土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这里降水多,雨量丰富,过多的雨水对于土地的冲刷非常严重。不可避免的造成水土流失的加重。另外,对于土地的过度开发,也会造成雨林的减退,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后世印尼发生的悲剧,霍山不愿意再让它发生在霍家军自己身上。所以,他一开始便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树木采伐条件,除了定期的封山育林之外,任何采伐公司,必须严格执行砍一棵,补两颗的政策,而且还把这个政策放到法律当中严格执行。不过,就算只有6000万公顷,对于整个南洋五省来说也足够多了,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如果霍家军的粮食亩产能够达到后世一年三熟,亩产两千斤的话,那么6000万公顷,足以满足十亿人吃饭,外加工业生产、酿酒、养殖业等方面对粮食的需求。而未来百年之内只怕南洋地区的人口还达不到十亿这个数字。如果再加上美洲诸省市这个大粮仓,以及未来推翻清朝后,新国家的农业产量,那怕未来百年以后,中国人口增加到二十亿都不会存在吃饭方面的问题。“是,少爷!我明白了!”陈季同点了点头。“以后,农业部的重点不再是开发更多的农业用地,而是更应该专注于对于农业科技的研发!比如,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如何保持甚至提高土地肥力等。”“还有畜牧业,这块一直是我们的弱点,以后农业部要在畜牧业的发展上都上点心,粮食虽然可以解决温饱,但肉蛋奶却能够提升我们国民的生活品质!”随后,霍山又提点了一下陈季同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之后,两人的谈话便结束了。“少爷,我这次道。“这件事你过道。之前,霍家军初期的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矿藏,除了少部分,比如海-南的石碌铁矿和婆罗省的石油之外,剩余的煤炭和铁矿都是从英国人的殖民地印度进口的。当然这也是后世发达国家常用的一个招数,把自己的资源封存起来,先用国外的。(未完待续。。)第五百三十二章土地和粮食“现在我们南洋水稻,每一季的平均亩产是多少?”霍山答非所问道。虽然奇怪霍山的问话,但陈季同还是很快答道:“从政务院成立到现在,我们农业部关于水稻良种的培育就一直没有停下。再加上现在化肥的使用,以及新式杀虫剂的研发成功,现在我们每一季水稻的平均亩产为500公斤!”“500公斤!不错,看了这些年你们农业部确实做出了成绩!”霍山脸上带着夸奖之色道。“谢谢少爷!”此刻陈季同脸上也是面有喜色。“嗯!”霍山点了点头。“一年500公斤,1000斤!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你们农业部提交给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现在南洋所有的‘屯粮田’是3800万公顷没错吧?”“没错,少爷!”陈季同点头道。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农业部使用的土著劳工是所有霍家军各部中最多的。曾经在最高峰的时候,大约有600百万土著劳工在整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