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大房的独苗苗自己建了个房子,出来单过了。
鲁南村多少年没出过这种新鲜事了,自从宋家小少爷宋光宗出生后,每年大家见面都有话可聊。
宋小少爷出生就在福窝窝里,村里多少人都羡慕。
稍长大一些,他竟挑食得连肉都不吃。
后来,又靠养花种草赚了钱,一盆花卖的银子比寻常农家一年的收入还高。
依稀还有些流言蜚语,说宋小少爷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有在宋家做工的人说亲眼看见宋小少爷对着空地讲话。
如今更是在没有分家,三房都挤在一起住的情况下,自己一个人搬出来住了。
在这个宗族大于天的时代,这种做法终究有些遭人诟病。
但是这么做的人又只是一个才四岁的孩子,大家都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是他自己想单独出来住,应该是家中大人的主意。
何况那宋家小院建的又大又坚固,院墙比县太爷家的都高,牢房都没有这么难进的。
村里人私下都传宋家在新院子试验什么祖传的方子,怕方子泄漏才弄得如此严密,宋小少爷只是个障眼法罢了。
……
新院子刚收拾好时,苏氏做主请了镇上的厨子上门来,整治了两桌宴席,请宋家这一辈的少爷小姐们吃了一顿,就当暖房了。
席上没有长辈在,柏哥儿和松哥儿说了不少酸话,林哥儿看气氛不对,埋头默默地吃菜。
桉哥儿小小一个人儿,圆头圆脑的,晃着脑袋帮宋光宗说话,“哎呀,大哥二哥你们也想要新院子的话,就自己攒钱建啊,宗弟弟就是自己出钱建的啊。”
没钱人·柏哥儿松哥儿·穷书生:“……”
他们要是有钱也不至于在这里酸宋光宗。
……
在新家安顿下来后,宋光宗就开始采买农具和种子,盯着两个护院开垦土地,把种子种下。
傍晚,梅姐儿和栀姐儿提着食盒来了。
苏氏担心新来的厨娘做的饭菜不合儿子的胃口,让厨房做了宋光宗喜欢的几道素菜送过来。
梅姐儿和栀姐儿听到了,自告奋勇要亲自来给弟弟送菜。
她们虽然生活在乡下,却被苏氏当富贵之家的深闺小姐养着的。
从小到大,每次出门都有长辈跟着,丫鬟仆人围着,一点乐趣都没有。
宋光宗的新院子离宋家主宅近,自从宋光宗搬过来后,她们姐俩找着空就往这跑。
有四个丫鬟跟着,苏氏也不阻拦。
用罢晚饭,小雨端了三盏果露上来。
栀姐儿饮了两口,捧着果露道:“果然还是小雨做的果露更好喝,等将来我出嫁了,就喝不到了。”
“你还小呢,让你家小雪跟着小雨学几年,怎么也学出来了。”
“噗嗤,”栀姐儿好笑地看着更小的宋光宗,“那我就多谢弟弟了。”
……
种地这事,明面上宋光宗只动动嘴皮子,具体有护院和丫鬟嬷嬷来操作。
苏氏听说了这边的情况后,只当宋光宗培育高产粮种的事就是说着玩的,他只是想独自出来住罢了。
雏鹰离开了老鹰才能成长,宋光宗是男孩子,不能一味拘着。
既然他想自己住,那就自己住吧。
等明年就要去学堂读书了,到那时想玩都没时间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