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来自于中原的汉人下游人口贩子,碍于上面的政策方针,作为马政文书帮办,领小队队长身份的姜雨涛,反而不好掺和。
但知道这些人的底细,不过是蛮夷罢了,堂堂大隋朝的官员,哪里需要给他们面子?
虽说这些贸易通商集市属于马市小型分支,隶属于鸿胪寺外派市监,与马政隶属于兵部,互相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
但这时大隋坐拥天下,国力强盛。依照着未曾明文的规定,“弱国无外交”。大隋人是值得骄傲的。便是周围不少国家和区域,都曾明文表示,不敢贩卖大隋民众。
也就是说,各个区域国家的人一接触时,大隋人还没有说什么,其余人等便已经矮了三分,气势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是姜雨涛此时还有官身,乃是从八品的文书帮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临时工,或是劳务派遣的第三方人员。人模狗样,却也不可小觑。
却见他只是回首对跟随左右的小厮示意了一个眼神,自然便有人为他上前。两三句话便将姜福给救了出来,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所付出者,不过是一个比内陆百姓家的大碗差不多大小的铁锅罢了。
草原环境虽然恶劣,自然资源却是不缺的。但是他们缺少一群能干的技术人员,以及先进的技术。无法自主生产出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大到车马床桌,小到锅碗瓢盆。
中原产物都是此地的紧俏货,高档货。大致相当于现在法国意大利这些所谓的时尚潮流先驱,随随便便设计出一两件不伦不类的物品,再冠以限量顶级奢侈品的牌子。等闲间便可以收割中国这些第三世界等落后国家的智商税与韭菜。
唯一不同的是,至少这个时候大隋出产的东西,起码货真价实,存在不可替代的作用。非要细分,算是一种降维打击的技术垄断。
而所有紧俏的物品中,最为草原人喜爱的,便是:铁锅、茶砖和布匹。
对大隋王朝而言,茶砖与布匹无所谓,本就是生产出来,以供他人消耗的一种可持续性的消耗品。
但铁锅却是大问题,不止是铁这种金属对于古代封建王朝而言,获取不易。也因为铁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更属于战略物资。损己肥敌,把刀把子亲自递给敌人,大隋上下自认做不到这般圣母。
偏偏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导致铁锅在草原上越发宝贵,价值一路攀升。甚至在不少草原人眼中,有了“铁元宝”的称呼。许多时候直接充当货币的功能,在市面上流通。
因而,户部便有官员想了一个套路:
首先便是铁锅作为特殊的产品,不能随便交易,必须得到朝廷批准。简而言之,便是将铁锅的贩卖权力收归中央。牢牢把握住最大的利益;
其次,各个草原部落能购买多少铁锅,需要先得到名额,而名额的多寡,则需要朝廷指定的东西来交换。大部分情况下,朝廷所指定的都是草原部落的良马或是壮牛。一件商品前后卖了两次,赚了两波,大隋人真是会做生意;
可没有法子,这就是国家强大,技术垄断的霸道。人有制定规则的实力,你却没有掀翻棋盘的勇气,只能顺着人定下的规矩行事。人又不是好心人,更不是傻子,既然有制定规则的权力,自然是偏向他们自己。
最后一点,更加把草原胡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欲仙欲死,欲罢不能:这些朝廷上的老狐狸直接规定,朝廷工匠在制造出口的铁锅与治下百姓自用的铁锅时,采用不一样的度量标准。
简单说来,同样是一口小铁锅这样的名称:自家百姓所用的,三尺见方,重逾十几二十斤。而出口草原的,同一名称的铁锅,堪堪二尺见方,不到十二斤罢了。
一条人命。
一口铁锅。
身处乱世,人命轻贱如同草芥,古人诚不我欺。
思绪回归,这便是后来被姜雨涛赐名为姜福的管家当初的境遇。
照理说,能得老爷救命,这天大的恩情。没说的,这条命交给姜雨涛都是人之常情。
更遑论之后姜雨涛还将其提到了管家身份,又从北境苦寒之地,带到了赣州。
可这次娶亲事件,却让姜雨涛觉察到这条忠犬,有了他的小心思。
自己年岁大了,少爷是个傻的,夫人没有体面。兼之姜家是外来户,本家远在它州。一旦有了什么风吹草动,偌大的家业,该给谁呢?或者说,名义上属于谁不重要,实际上谁真的掌握了这笔泼天财富,这才是重点。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