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贾琏平妻添子,也有点大喜过望的意思。这不能怪别人,要怪贾琏,功劳太多太高了,一直没可赏之处。
考虑到贾琏的长子贾菌是荣国公的第一顺位继承人,黛玉生的儿子地位不能太低了,至少是个侯,将来等贾琏再立功,还有上升空间。
这不,承辉帝立刻召见林如海,当面告知:“朕给林相道喜了!这份旨意,林相看看,如无异议,这就派人传旨。”
林如海接过中旨看一眼,顿时起身大礼参拜道:“微臣替外孙谢过陛下隆恩!”
真不怪林如海如此隆重,承辉帝给一个新生儿出手就是【安国侯】,这谁能顶的住。
至于说受得起受不起的话,林如海当然不会有异议,其实内阁也好,满朝文武也罢,都不会有异议。
算起来,贾琏平定南海,镇压缅甸的功劳,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都过去好些年了。如今逛荡一下给个侯爵,不仅仅是酬劳贾琏的功劳,还有给林如海这个首辅的尊重。谁敢质疑半个字,不用林如海出手,也不用御史们,有的是人出手喷死他。
内阁其他阁臣知道此事后,也都松了一口气,封贾琏的儿子,那可太好了。关键这个儿子还是林如海的外孙,妙啊!
群臣知道后,也都是纷纷给林如海贺喜,没人说闲话,心里也只有羡慕。谁让人家女婿厉害呢,首辅外孙的身份也有加分。
朝野上下其实都默认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贾赦没了,贾琏继承爵位后,不管谁做皇帝,都要恢复荣国公的爵位。这个谁都挑不出理来。你要是牛逼,你亲自去打下整个南洋,顺手给缅甸换一个王,大家无话可说,做不到就老实闭嘴。
这几天给贾府送贺礼的人太多了,荣宁街都堵车了。成箱的礼物往里搬,王熙凤还不敢往中库里送,专门腾出北面的几个院子做仓库装贺礼。
你说酸不酸呢,酸,但没法比。黛玉是林如海的女儿,生的儿子是首辅的外孙,不算贾府这一块,大半个京城的京官,都要送礼的。
到底有多少人来送礼,统计起来需要时间,截止目前能被记住的,两位亲王,内阁诸公,六部九卿,若干侍郎等等。这些还都是贾琏需要亲自接待的主,更多送礼的人,都是林之孝出面接待,收下礼物和礼单。送礼的过程持续了好几天,后续还有外地的官员送礼,断断续续的持续着,广东方面的礼物集中送到,都是两个月后了,南洋方面的礼物送到,五个月后了。
最隆重的还要是半个月之后,承辉帝的圣旨来到,新生的孩子贾荣,特赐安国侯。
这个消息一日之间传遍京师,热度瞬间拉满。尤其是贾琏一系的所谓实学派,那真是炸窝了。
所谓的实学系,以前是没有的,但是贾氏实学推出之后,有的是人自发的推波助澜。
待到新生儿贾荣直接封侯,以实学弟子自居的官员和学子,都要给贾琏封圣了。
至于别人认不认,我管你认不认呢!
学术界怎么说呢,当然是不认的,贾琏凭啥啊,就凭一点歪理学说么?
官场方面也不能接受,有人提出一个论调,贾琏最多算个半圣,不能再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