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踏足人间的小七 > 第五十五章 牛刀小试

第五十五章 牛刀小试

孩子的手背上满是青紫,已经看不到血管了,根本不能再尝试扎针了,小七可以想象孩子的另一只手一定也是这样的,那么,就看看胳膊吧。

小七把孩子的衣袖往上卷,卷着卷着,小七几乎要心疼的落泪了。

这个孩子的整条胳膊都有青紫色的瘀斑,很明显是皮下出血所致,沿着静脉血管走向的皮肤上布满了针眼,针眼附近都有瘀斑,小七心想:难道是这个孩子的血管太细或者太脆吗?难道是这个孩子有血液病吗?要不然的话,皮肤上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瘀斑呢?

说实话,小孩子的血管又细又瘪,确实不太好扎,可是再不好扎也不能失败成这个样子啊。

小七扎针的时候不需要把止血带扎得紧紧的,也不需要在病人的血管区域使劲拍,因为小七可以直接看见皮肤下面的血管所在,她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注射针头穿进皮肤,在皮下组织里穿行,直到进入静脉血管的全过程,因此,不管多么难扎的血管,小七都能一针见血,从无例外。

今天,小七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在众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小七从容地选择了一段容易固定针头的位置,她把针头迅速刺进皮肤,在皮下组织中推行了一小段,然后向下刺进血管,把针头放平以后再平推一点儿,然后左手按住针头,右手松开止血带,松开滴速管,用宽宽的胶布固定住针头,又把针头后面的一段输液管做了固定,这才看着腕上的手表调节药液的滴速,之后收拾物品,把孩子的衣袖放下来,最后,她又用被子盖住了孩子的胳膊。

小七收拾输液物品的时候,听见身后的人们一个接着一个的走出了房间,她抬头看看护士长,发现护士长的眼中似有泪痕,护士长见小七看她,忙低下头,一转身也出去了,片刻的功夫,特护病房里只剩下小七一个人。

就在这时,卫生间里走出来一位老者,老者看着小七,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位老者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可是看他的年纪也就五十多岁的样子,皮肤很有光泽,能看出来保养的很好。

老者对小七说自己姓诸葛,单名一个洪字,病床上的孩子是他的孙子,名叫诸葛云。

小七听老者讲到诸葛云,心中不免一动:对呀,这个孩子怎么一声也不吭啊,刚才自己有点紧张,没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现在才想起来,自己刚才扎针的时候,这个诸葛云一动也没动,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小七急忙走到病床边,向前弯下身子仔细观察诸葛云的表情,居然……这个孩子没表情,或者说,这个孩子的表情就是没表情的样子,只见他目光呆滞,表情冷漠,对小七视若无睹,完全就是一副木偶的样子。

小七直起腰,回转身望向诸葛洪,诸葛洪知道小七想问什么,他苦笑了一声,用手指了指窗户旁边的沙发,示意小七坐下。

小七又观察了一下孩子胳膊上的输液针头是否固定,然后数了数输液管里药液的滴速,确定没有问题,这才走到沙发前面坐下。

诸葛洪在一旁观察着小七的举动,他似乎对小七的工作非常满意,他坐到小七旁边的沙发上,看着小七,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诸葛洪对小七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是早点知道有你这么个人就好了。”

小七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又把嘴闭上,听诸葛洪继续说。

诸葛洪对小七讲的第二句话就是:“是我把你调过来的。”

小七这下子全明白了,她刚才的猜想是对的,就是为了这个孩子才把她调过来的。

诸葛洪对小七解释说,他的孙子诸葛云已经住了三个多月的院,每天护士都会给他扎针,刚开始的时候诸葛云的身体还行,皮下淤血吸收的也很快,可是,随着诸葛云的身体渐渐衰弱,每天的静脉输液也变得困难起来,一个是容易扎穿血管,再一个就是皮下出血不容易吸收,孩子的两个上肢和双腿的皮下瘀斑越来越大,更麻烦的是,诸葛云不愿意张口吃饭,劝的次数多了孩子就发怒、暴躁,最严重的时候,孩子两、三天才能吃几口饭,科里想给孩子下胃管输送营养,可是孩子根本不配合,没办法,最后只有静脉输液这一个方法让孩子摄取营养,就在诸葛洪万般为难的时候,一个到医院来探望他的朋友的女儿说了一句话,那个女孩看着诸葛云手上胳膊上的瘀斑说道:“要是沈如秋在就好了,沈如秋扎针从来没有失误过。”

诸葛洪听到这话喜出望外,他急忙问那个女孩沈如秋是谁,女孩说,沈如秋是她护校的同学,沈如秋扎针的成功率是百分之一百,这在她们护校都是出了名的,就这样,诸葛洪派人到小七上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