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御书房。
咸丰在寝宫一场春风之后,歇息不久就到了御书房批阅奏折。
“混账,给朕要说法?要什么说法。”咸丰把一封奏折扔在了地上。
安得海小心翼翼的把奏折捡起来,放回书案上然后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那个奏折是关于英特使的奏折,是要咸丰捉拿恶官保定知府马鼎昌的,原因是马鼎昌烧了英国人的罂粟田损失惨重。
即河南,保定府共三百万亩罂粟田全部被马鼎昌烧毁,英吉利特使来找咸丰问责,索要赔偿来了。
英特使说马鼎昌是反贼,咸丰当然知道马鼎昌是反贼。
不过,现在的马鼎昌可不是他咸丰能管的了,就是能管也不会给英国人交待,罂粟制作的鸦片荼毒大清百姓太深。
可没有想到的是英国人找到了他咸丰的头上,言辞之犀利简直让咸丰愤怒不已。
什么再起国战,忘记了大英帝国的钢枪利炮?要求清政府必须尽快赔偿损失。
不但要杀了罪魁祸首马鼎昌,还要清政府赔偿一亿三千万两白银。
“简直是欺人太甚的,欺朕太甚!来人,告诉载垣让英国人亲自与马鼎昌交涉,保定府提督做的事情,让英国人自己去索赔。
我大清朝各身提督治理地方,是地方政策所为,英国人要找就去找马鼎昌谈判。。
就看他英国人有没有这个本事,若再国战想打向清廷就先过了直隶总督这一关。
有本事,去砍了马鼎昌去。
直隶总督马鼎昌,全权代理我大清与英国特使交涉。”咸丰当即下达了圣旨。
有挡箭牌不用,咸丰可没有这么蠢。
到时候英国人翻脸要攻打京城,也要过了直隶总督马鼎昌这一关。
虽然马鼎昌听调不听宣,但也没有反叛!既然如此有马鼎昌挡着,英国人找的麻烦是马鼎昌做出来的,就让马鼎昌顶着。
咸丰要看看,面对英国人的咄咄逼人,他马鼎昌当如何。
清晨,雪停。
旭日初升,大地白茫茫一片,半大的孩童穿着棉袄在院子里打闹,玩耍。
一个六旬的老农呲着豁口的满嘴黄牙笑着,厨屋里已经升起了炊烟,饭香味已经从锅里飘荡了出来。
老农揣着袖口,在院子里高兴的看着,感叹道:“要是往年的光景啊,看不到娃娃们出来哦,这冰天雪地的非要冻死不可呢。”
满脸褶子的六旬老妇,提着铁勺子出来,瞪了老头一样说道:“往年可没有总统大人来咱保定府,一年不到的光景大人娃娃都有了衣裳穿,有一口饱饭吃。
明日总统大人大婚,你赶紧吃了上两口热乎饭,带着咱家养了五年的两只老母鸡,去给总统大人贺婚去。”
“欸欸,咱吃了了这口热饭就去忙活,可不能耽误了总统大人的良辰吉日嘞。”老头起身就进了厨屋,盛了一碗的玉米面糊糊,抓起两个玉米面饼子蘸着辣椒面就啃了起来。
“往年这时候,咱连冻成冰疙瘩的糙饼都吃不上!咱老百姓可遇到了大救星了。”老妇一脸感恩的说着。
“那是嘞,咱儿去了炼铁厂,咱媳妇去了纺织厂!就咱老两口看着这几亩地,带着娃娃享清福,这好日子啊可不能被夺了去。”老汉说道。
“老娘看谁敢,谁要是打咱保定府老娘拿着菜刀去杀敌。”老妇瞪着眼睛凶狠道。
短短七八个月,从总统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分田地打击贪官污吏,惩治恶霸!老百姓可没有过过这么天平的日子。
总统大人开了很多的工厂,家家户户有劳力都能捞个活计干,只是一个月的月钱都够一家人混个温饱,多出来的劳力挣的钱还能存起来,这不不到半年的光景,全家都有了新衣服,娃娃们也都穿上了新棉袄。
总统大人还鼓励经商,小商小贩的只要不偷不抢,不违法乱纪有多大能耐使多大能耐。
有人想要夺走这种好日子,别说是自家老媳妇了,就是他也会拿着锄头去拼了,自己不够带着儿子媳妇,带着娃娃们上。
可不敢过那种穷日子了,过怕了!再过那种饿死人的穷日子,大烟害人的日子还不如趁早死了算了。
这不,老头三下五除二吃饱了饭,悄悄的进了鸡窝,鸡窝里有五只老母鸡。
这五只老母鸡在以前可是家里的宝贝,娃娃们长身体,全靠这老母鸡下的蛋养活呢。
不过明日总统大婚,没有啥舍不得的!想养鸡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