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的第二天,决定去市里大超市买一些生活用品,借此放松一下,一个人都要憋出内伤了。近在咫尺的地方,坐在出租车里感觉路途好漫长。
二十分钟到了我再熟悉不过的这条街,当我站在那里,望着大街上熙熙嚷嚷的人流,内心感慨万分,这条街有很多的回忆,曾经无数次因为去试验室往返于这里。如今我又凭着一己之力回来了。
这座城,很美!再次来到这里,终于释怀,我相信,失去的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回馈你,我相信,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出来一次不容易,不如先去吃一顿,先前超市入口旁有家小鱼馆,里面的水煮麻辣青椒鱼吃着不错,现在居然换了门面,成了冒菜馆,看着没有食欲,进了一家连锁店“老乡鸡”,点了一份酸菜鱼,一份口水鸡,一碗米饭,一瓶饮料。上来的份量足够一个人吃,但也吃不撑。
超市里服装区域在大促销,除了毛尼,其它上衣、裤子、打底衣、毛衣、鞋子等一律是5.元处理。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试了一件又一件,之前在这里瞧不上眼的地方居然淘了九件,一起加起来的价钱,还没有我在百货大楼一件衣服贵。
我的梨形身材适合穿裙装,衣柜里几乎是各种各样的裙子,但是在项目有时候要去工地现场,就不能穿裙子。
选的这几件衣服都适合上班穿,而且难得选了几件合身的上装和下装:灰白色的西装用来搭配我那件暗花色的蚕丝长裙,过几天气温回升就可以穿;白色的短款小夹克可以在空调屋里穿,也可以外出当防晒衣;蓝色带帽子的休闲衣配选的黑竖条纹首阔筒裤,平时穿或者去工地现场穿,显得腿长还瘦,遮住了我腿短而粗的缺陷;姜黄色带娃娃领的毛衣虽然会影响肤色,贴肤却很舒服,正好冬天缺少一件,如果搭配外套穿,唇上抹点口红还是不错的;一件粉色的胸前有一排珍珠的V领针织短袖配选的黑色首筒裤,等到夏季穿,这套搭配有点紧身,夏天时我应该还能瘦几斤,到时穿刚刚好。
难道是因为瘦了几斤的缘故?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人哭着喊着要减肥,瘦人的确好选衣服,穿在身上也有样。看来还是要控制饮食,管好自己的嘴。要想瘦就要少吃,而且要合理的少吃,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不然皮肤就会松弛。什么减肥产品都是智商税。
一个看上去比我年长的大姐,试了一件天蓝色的长袖打底薄衫,试了一件绿色花纹的七分袖薄衫,穿在身上都显年轻,我建议她两件都拿上,两件也不过百元。她最终选了那件绿色花纹的七分袖薄衫,言外之意不是不喜欢,而是因为没有过多的钱。
我有些黯然,是不是自己有些大手大脚了,现在都说钱难挣,其实我一年下来也就买套化妆品,买几件衣服的花销,一个月的工资都用不完。
消费上我是很理性的,不追求名牌,不崇尚时髦,更不会奇装异服。作为一个7.后,只要适合自己就好,穿出自己的风格;作为一个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光挣不花,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女人都喜欢漂亮的衣服,而我喜欢漂亮的衣服,可能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记事起就和母亲在她的工作单位生活,她接了姥爷的班,在镇上的粮站上班。八十年代初,母亲刚刚三十岁,在我的印象中身材高挑,白色、黑色的高跟皮鞋,左一双右一双。经常烫一头卷发,乌黑油亮,那会还不兴染发,如果有她也不会放过的。
喇叭裤刚时兴,她的同事张阿姨也穿了一条,结果被她老公用剪刀剪成了一条一条,还打了她,骂她伤风败俗,不守妇道。她老公是军人出身,思想观念有些保守。
而母亲似乎就是潮流的引导者,喜欢赶时髦,我是自叹不如的。镇上通火车,她还带我去北京,专门烫她的头发,第一次吃了软软糯糯的绿豆雪糕,平时我经常吃的是2分钱一根的硬冰棍,再好些的就是5分钱一根的硬奶油冰棍,哪里知道冰棍居然还有软的,这就是做孩童的快乐吧。
在母亲的身边,我没有梳过小辫,从来就是齐耳短发,她说我耳朵大,短发能把耳朵遮住一点。我的衣服都是买的洋气的儿童套装,脚上穿着红色小皮鞋,每天背着红色皮书包上学。
裤子上的松紧带穿着穿着就松了,我时不时的要用手往上提一下,爱开玩笑的叔叔们老远见到我就喊“提溜裤”,因为衣服居红色多,还会喊我“红海妖”。
有一天,穿着一身崭新的浅粉色套装去学校,迟到了,老师罚我站了半天。那时候村庄里的人生活条件不是太好,同学们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脚上穿的都是一针一线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