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岛上的烽火熊熊燃烧,映照着两军将士的坚毅面容。
战争,如同一个无情的巨轮,将无数生命卷入其中,推向了命运的深渊。
林光龙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深知,在这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任何犹豫和迟疑都可能导致一败涂地的后果。因此,他毫不留情地下达了命令,指挥着鸳鸯阵如同一股龙卷风般向前推进。
此刻的鸳鸯阵如同一台绞肉机,无情地碾压着一切阻挡它的障碍物。士兵们挥舞着锋利的武器,见人杀人,见佛杀佛,他们的眼中只有敌人,只有杀伐。
邹嵊凯的近卫军结成防御阵型,用血肉之躯拼死抵挡。于是,也就一个接一个的拼死当场。
戚家军的鸳鸯阵以其独特的战术布局和卓越的战斗力,成为了冷兵器时代的传奇。在热武器出现之前,几乎无解。邹嵊凯在这火烧眼眉的时刻,自然也无法拿出什么好的应对办法。
眼前近卫军像用肉拳头捶打狼牙棒一样,完全是白白送死,眼看他的近卫军队即将陷入全军覆没的境地。黎仁焯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邹嵊凯的重要性,如果主帅有失,那日后将难以有翻盘的机会。于是,他毅然决定采取行动。
黎仁焯不顾主帅坚持顽抗到底的命令,与张阅山一起强行将邹嵊凯拉到了船尾。三人跳上了一艘小船,借着江面上燃烧的战船所散发出的浓烟和烈火作为掩护,迅速划船逃离了战场。
邹嵊凯的近卫军也是忠心至极,死死抵挡住林光龙,为主帅争取了最后逃生机会。
林光龙发现邹嵊凯逃脱,心中虽然涌起一股遗憾,但转瞬间,他便将这份失落深深埋藏。毕竟,眼前的海珠岛,才是他此刻需要全力以赴的目标。
他挥刀砍下一名清军头颅,扯下旗舰上的帅旗,转身走向船头,双手高高举起,声音洪亮地呼喊:“清军主帅己被枭首,汝等还不速速投降!”他的声音在空中回荡,穿透了江面的雾气,传遍了整个水师阵地。
清军水师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他们有的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有的跳入江水中,试图游回城中;还有的慌乱地跳上逃生小船,企图逃离这片战场。也有一部分士兵仍坚守着阵地,决定与敌人血战到底,竟然没有一人投降。
海珠岛守军则舍命坚守到最后一刻。然而,随着战局的恶化,守将谭元鹤深知大势己去。
他站在炮台上,神情决绝。他不愿让炮台落入起义军手中,决意将一切化为火海,与敌人同归于尽。
于是,他下令让官兵们将弹药堆满在大炮周边,随着引火线的点燃,整个炮台瞬间如火山喷发。炮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烈焰浓烟冲天而起,守军们与炮台一同壮烈殉爆。
……
李德恩静静地伫立在对岸那高耸的赤岗塔顶层之上,目睹着海珠炮台变成了火海焦土。
他的心紧紧揪着,他看到起义军的勇士们无畏无惧地冲向炮台,他们的身影在战火中显得格外英勇,然而,他也看到了那一次次拼杀背后的惨烈伤亡。他心中涌起一阵苦涩,他知道,这种硬碰硬的打法,对于起义军来说,代价实在太大。
他心中暗暗掂量,夺取孤悬江中的海珠岛炮台尚且如此艰巨,而廣州城防坚固,城墙上炮台众多,一呼百应,增援迅速。未来的战斗,定不能再以这种方式进攻。他必须寻找更加巧妙、更加有效的战术方能获胜。
一阵江风刮过,吹动了赤岗塔屋檐上的铜铃,发出叮叮噹噹如琴音一样的悦耳声响。
李德恩望着风铃,喃喃念道:
“疏铁檐间挂作琴,清风才到遽成音。
伊人欲问无真意,向道从来不博金。”
他的思绪,恰似一只轻飘飘的蝴蝶,穿越时间的隧道,飞回到那日在祖庙的场景。
那时在祖庙,他与大黄狗,以及屋脊上的八仙陶瓷公仔,视线交汇在了一起。
就在那转瞬即逝的瞬间,他感到一股神秘的力量如闪电般划破黑暗,照亮了他的神识:“幻化空身即法身,如想寻得三尊佛,即以自身完成‘三尊佛’所代表的佛愿:功德、慈悲、喜舍。”
这句神秘的话语,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仿佛晨钟暮鼓,声声震撼,唤醒了他那颗迷茫的心灵。
至此,他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他穿越的使命。而他这一世,所剩时间己不足三百天。倘若能在这剩余的光阴里,完成“功德佛愿”,便能成就一尊功德佛。
所谓功德,即是竭尽所能,在这场己无法避免的战争中,辅助起义军“不战而屈人之兵”,尽力减少伤亡,拯救更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