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兵北京,以一种极其诡异的速度直扑京师。
但是可笑的是,反对南迁最激烈的光时亨最后却投降了李自成。
第三次是北京沦陷的前一个月,李明睿再次提议南迁,也有人建议让太子前往南京监国,不至于北京沦陷而全国无君的局面。
光时亨继续反对,甚至说提议太子前往南京是意图谋反,群臣不敢表态,全部默不作声。
崇祯彻底绝望,不再提起南迁之意,随后打算死守北京,国君死社稷为止。
一直到李自成攻到北京城下。
北京守军无力抵抗。
有一说法,是李自成打算和崇祯和议,派已经投降的太监前去面见崇祯,提出三个和议条件:
割让西北,封他为王,赔款百万。
(作者本人认为这是不真实的,谣言罢了,李自成包围北京,北京和崇祯都已经是他的掌中之物,并且也已经建国称帝,怎么还会请求割让西北,还讨要一个比皇帝低级别的王,这是想不通的,也是不正常的,此时的崇祯已经没有任何资本和谈,唯一的筹码就是他的皇位。)
还有另一个说法,太监面见崇祯说的,是闯军兵锋强盛,锐不可当,想要崇祯逊位,禅让给李自成。
逼迫崇祯让位,倒是可信。当时的形势,除了那一个身份,崇祯根本毫无话语权。
面对李自成僭越的要求,崇祯非常恼怒。
大明三百年江山,不可能拱手让人。
北京外城破后,崇祯寝食难安。
在内城破后,他带着太监王承恩上了煤山,在那里徘徊了一个夜晚。
随后回到宫里,召集全家人,交代后事。
崇祯的三个儿子被换上平民衣服,由太监送出皇宫。
如果三个儿子任何一个能逃出去,大明朝就还有希望,崇祯哭成泪人,他说:“你们为何不幸生于帝王之家!”
崇祯遣散宫女,命令妻子和女儿自尽。
兵荒马乱,女儿身只会遭受羞辱,不如体面自缢。
崇祯亲自拿剑砍死了几名妃子,又挥刀向了自己的女儿,最后因为心软,不能继续,随后消失于皇宫之内。
李自成攻下北京后,急于寻找崇祯皇帝下落,一直翻找了三天,才在煤山的一棵树上发现他。
还有太监王承恩,他们一起自缢而亡。
崇祯皇帝朱由检头发遮面,衣袍上有用血写下的遗书:“诸臣误朕,无颜见祖宗于地下,以发覆面,勿伤百姓一人。”
那一天,北京下了一场大雪,飞雪满天。
崇祯五年,同样下了一场大雪,那场大雪甚至将杭州西湖全部覆盖住,北方多冷,不得而知。
......
【从皇宫逃走的崇祯三个儿子,很快走散了。】
【太子朱慈烺和三子朱慈炯被李自成抓获,而四子朱慈炤自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便下落不明。】
【太子和三子并未被李自成杀害,而后又带着他们去往山海关大战,李自成落败,匆忙逃离北京,混乱之中太子和三子失踪。】
【太子走失,引出后来的南北太子案,南北太子均被杀害。】
【三子朱慈炯失踪后,名号更加响亮,一直缠绕清朝数十年,称朱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