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历史大盘点,开局围观亡国之君 > 第21章 番外三,闲谈:周郎

第21章 番外三,闲谈:周郎

安徽,古时属皖国境,境内有皖山,后便称皖。皖地自古出皇帝,其中要属名气,非朱元璋洪武皇帝莫属,此外还有一朱姓皇帝,便是后梁朱温,其名声不好,少见宣传,此外三国曹魏一家,刘宋刘裕,亦均属安徽人,帝王之气环绕,人才亦辈出不穷。文都桐城,多出文人,文化盛,就在桐城西北,古舒城内,诞生了周瑜,官宦世家,其身世显赫,俨然富家子弟,在如此人才辈出,文化繁盛之地,瑜虽名气不堪后来者,却靠一种独特魅力,于史书中大书一笔。

周瑜,字公瑾,取美玉之意,其父周异大概不会想到,后来果真人如其名。

周瑜身材高大,长相英俊,才华横溢,又好音律,雅量十足,时人称“周郎”,便能窥知一二。

有“曲有误,周郎顾”之故事。

半生辅佐孙策、孙权两兄弟,打下江东亦稳固住江东孙吴政权,击败如日中天的曹阿瞒,使三国鼎立初具雏形,其个人能力突出,目光长远,如不是突然暴亡,恐怕三国逐鹿再起悬念,恰又是壮年暴亡,让后世充满臆想,添上一笔满是遗憾的传奇色彩。

少年有志

都说英雄造时势,亦或时势造英雄,不过倒觉的是两者缺一不可。

时东汉皇权衰微,董卓擅政,大汉国祚将亡,群雄逐鹿,天下纷乱,而年少周瑜居住舒城,少被外事袭扰,安稳度过童年,一直到周家出事。

周家陷入了朝堂的政治斗争,成为董卓的刀下亡魂,多人惨死,包括周家青年俊杰,精英一代,堪比灭门。在此之前,为了防止周家卷入,周瑜曾给长辈们出谋划策,可是他们并未采纳,一个小孩儿怎么会比他们看得更远?

然而事实证明,周瑜是对的。

卷入之后,没有一番血雨腥风,怎么能退出?

无奈的周瑜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们惨死,无能为力。灭门惨案之前,年幼的周瑜对未来还没有太大的志向,经此后,他可能也只是怀有复仇之心,未有逐鹿天下的雄心。

从何时开始,周瑜才有如此决心?

纵览史策,恐怕是亲如长兄的孙策死后。

时孙坚发兵讨董卓,带着儿子孙策来到舒城。周瑜打算依附孙坚,完成复仇之念,就此结识孙策,两人年岁相仿,谈笑甚欢,结拜成为兄弟,周瑜甚至划出一部分主宅让给孙策居住,并且资助钱粮,用于战争。

到此时,尚可以说孙策只是影响了他,并没有改变他的第一目标,向董卓复仇。

一直到孙坚战死,孙策远走,也未改变他,只是离别潇潇,让他年幼的心多了一份忧愁,也成长了一番。

那是191年,汉初平二年,时年十六,仅一年后,董卓败亡,大仇得报,又三年,远走的孙策强势回归,大有横扫天下之气势,写信告知周瑜,瑜大喜,“丹阳借兵”跟随孙策。

孙策感叹:“吾得卿,谐也。”

这时,周瑜争雄天下的内心方才显露头角,然而他并不是什么孤胆英雄,强势如项羽,赵匡胤的角色,他反而是一名辅将,不是他要征服天下,而是决心帮助好兄弟孙策征服天下。

200年,汉建安五年,在周瑜的帮助下,孙策一统江东,然而仅仅半年后,孙策便遇刺身亡,周瑜返回吴郡奔丧,并决心留在其弟孙权身边,继续辅佐孙家。

亲如兄弟的两个少年惺惺相惜,为了一场天下大梦,奔赴江淮,不知疲倦,可惜孙策早亡,独自一人的周瑜并未脱离孙家远走,决心继续辅佐孙家,帮助孙权这个弟弟,完成哥哥的遗志。征服整个天下的计划慢慢从他的脑海浮现,那年他不过二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华。

甘愿做那永远的第二人。

这之前,他们已经征服江东,如果给他们一点时间,天下会不会是他们的,会不会是这两个心怀热血、激情的少年之志的两个少年?

他们造就了一场江东大梦,同时也成就了江东政权,时势造就亦或本是英雄,自有定论。

小乔初嫁

199年,汉建安四年。孙策攻打荆州,周瑜随军出征,大军攻破皖城,虏获刘勋部下众人,其中有桥公的两女,据说国色天香,沉鱼落雁。

孙策纳其姐,周瑜纳其妹。

桥氏二女,本姓桥,演义作小乔,应是误传。

都说周瑜小桥郎才女貌,十分般配,事实也确实如此,可小桥恐只是一妾,而并非妻。

二桥皆为攻破皖城之战利品,毫无地位与身份,当时周瑜已年二十四,无妻无妾恐是无法成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