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的难兄难弟。
要说皇帝家的难兄难弟,那就多了,不过亡国两兄弟,最出名的还属天启和崇祯两难兄难弟。
一个消极懒政,特长突出;一个勤劳至极,没有一点玩乐之心。
两性格迥异的兄弟把大明送走了。
兄弟亡国,五代十国也有一个。
那就是北汉。
......
【北汉睿宗有点能力,起码会治国,使国祚短短的北汉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安定局面。】
【但北汉睿宗还是有一个皇帝的致命问题。】
【就是没有儿子。】
【这没办法,只能从宗室里面过继一个过来。】
【刘继恩就这样成为了北汉睿宗的养子。】
【刘继恩身子很长,腿却很短,看上去很不协调,他被过继进入皇宫,对这个养父很是孝顺。】
【北汉睿宗虽然也常常和大臣说这个养子没办法治理国家,但没有废掉的意思。】
【他希望大臣郭无为能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刘继恩,让他成为一个治世明君。】
【北汉睿宗驾崩后,刘继恩继位,但是被郭无为控制。】
【生性柔弱的刘继恩很不喜欢这个郭无为,想把他的权力架空,然后自己能舒服一点。】
【没想到被人先下手为强了。】
【倒霉的刘继恩还没开始大展身手呢,在一次宴会上就被突然闯入的士兵刺杀。】
【刘继恩到死都不知道是谁指使的,他倒在一片血泊里,他弟弟的命运也就此改变。】
【刘继恩被刺杀后,郭无为理所当然的带人进宫平叛,清理的叛乱者,又捞了个功劳。】
(这场宫廷政变大概率就是郭无为指使的,自己又假扮好人。)
【刘继恩驾崩,郭无为又拥立了他的弟弟登基。】
【他弟弟就是刘继元,同是北汉睿宗的养子。】
【刘继元和哥哥性格同样相反。】
【哥哥软弱,刘继元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杀害将领,宠信宦官。】
【这就导致北汉出现了一段军心不稳,政治混乱的时期。】
【当时是968年,宋太祖觉得有机会,便率领大军北伐。】
【刘继元倒是有决心和韧性,就算宋太祖水淹城池,一样誓死不降。】
【大水已经涌进城内,郭无为认为大势已去,想要劝刘继元投降宋太祖。】
【刘继元大怒,处死了郭无为,继续死守。】
【坚持就是胜利,宋军围城日久,生出瘟疫,这时契丹人的援兵也到了,宋太祖无奈撤退,还丢下了无数的辎重。】
【这些辎重让快要崩溃的北汉如获新生,刘继元成功让北汉续命了十年。】
【刘继元虽然残暴,然而却是五代十国唯一一个成功阻止宋太祖兵锋的皇帝,他成功阻止了宋太祖获得终结五代十国的功劳。】
【对刘继元来说,这恐怕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了。】
【接下来的日子,宋太祖又调转兵锋去了南方,无暇顾及北汉,刘继元苟到了宋太宗赵光义登基。】
【北边总是有一个疙瘩在,换谁也不舒服,更何况是赵光义这样的皇帝。】
【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注定要让刘继元吃尽苦头。】
【979年,宋太宗北伐,吸取了哥哥北伐失败的经验,赵光义进展的很顺利。】
【四路大军分别进攻,小小的北汉哪里挡得住。】
【刘继元慌了,又跑去向“爸爸”契丹人求救,还把儿子送过去当人质。】
【契丹人和从前一样,纵马南下,认为宋军无法打败他们,带着一万多人就屁颠屁颠跑来了。】
【谁知道这次的对手不一般,契丹宗室阵亡,一万多人被歼灭,契丹人恐慌,不敢在帮助这个小小的北汉了。】
【得不偿失,北汉灭就灭了,没啥大不了。】
【刘继元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
【宋太宗亲自来到北汉都城太原城下,决心掐死北汉。】
【大宋皇帝都亲自来到这里了,北汉哪有不亡的道理?】
【刘继元这次是真的绝望了,不过他还是想坚守,就算宋太祖也被他逼走了,说不定他弟弟也很快坚持不住。】
【然而刘继元想错了,仅仅一个月,南城就被攻破了,将领也相继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