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部落外的丛林中传来阵阵欢快的鸟鸣声,如有生物钟般,风虫睁开了眼睛,悄悄掀开盖在身上的兽皮从草甸上起身,蹑手蹑脚的出了茅屋。屋外清晨的空气呼入体内,困倦立马消失的干干净净。走到不远处解决了排泄问题,就是树叶太过“嗝屁股”。
风虫已经开始了一天的锻炼,热身,拉伸,复习一遍太极、八段锦、五禽戏、还是照常一遍八极拳收功。一套下来大半小时过去了,身体微微冒汗,就不再锻炼。锻炼太久容易伤及年幼的身体。
这时部落中也陆陆续续有人起床整理装备,烘烤一天要吃的食物,是的,部落人一天只吃两餐饭,前天晚上分好的肉也是吃一半,留一半。留的一半,都是早上在烘烤一遍留做一整天的干粮,随饿随吃。
担心父母找不到人着急,风虫这才回到自家茅屋,见父母都起床了,父亲在检查擦拭石矛,母亲不在,想想就知道母亲应该是去给父亲和她自个烤制一天的口粮。
索然无事,于是又和父亲打了声招呼,出门来到了放置陶坯的茅屋看着摆在地上的陶坯都很完好,仔细观察都没有裂纹,才松了一口气。期待自然阴干。出了茅屋看到部落彻底热闹起来所有的大人小孩都在做着一天的短暂道别,五岁以上的大孩子跟着母亲外出采集,五岁或以下小孩则被送至留守部落的老人处以便照顾,小孩也要被分年龄段,襁褓中的一组,刚学会走的一到两岁一组,三岁至五岁的一组。待把自家孩子安排妥当后,妇人们拿起兽皮袋石矛外出采集食物,男人们则带上石矛、绳索、少部分带着猎网组队出发狩猎。
部落中又只剩下老人小孩,以及今天轮休的狩猎队,狩猎队除了守卫部落,也会在部族周边采集木材,用于部落日常使用,闲逛了一会的风虫早早的来到了露天厨房,老人已经在摔打粘土了,上前叫了声:“阿翁早!”
老人没见过这样的问候方式也是乐呵的回了句“小虫儿早!”
然后两人遍默契的摔打起粘土来,没一会母亲巡视完部落也走了过来,也是帮忙摔打粘土,等加工好的粘土多起来后。
风虫就不再摔打粘土,坐到大青石的一侧开始搓泥条,数量足够以后,又开始盘起陶锅来,半个小时后陶锅盘好。继续搓泥条,足够又开始盘陶锅。如此反复三次,四口陶锅盘好,接着用老人打来的水,开始修饰四口陶锅先是内壁,再是外壁。如此这般。
等到日上中天十二点左右风虫已经制好四口陶锅,比第一天效率翻了四倍,主要今天没人打扰,还有老人提前制作了土坯,今天那帮小屁孩又都跑去看部落一位老人揉制兽皮去了。专注度就比昨天高很多。
中午照常是哺完乳后午休,下午又到了露天食堂,见老人中午都没有休息的一直干至现在汗流浃背,开口道:“阿翁坐下休息会儿。”
老人摇了摇头道:“先把土坯制完,再坐下慢慢休息了”。
见土坯也没多少了,也就不再劝。拿起粘土盘起锅盖来!一个锅盖没弄完,老人就加工好所有粘土。一屁股坐在她对面跟着学起来,一边做,还一边请教对面的小先生疑惑。风虫也是边制作,边解答。场面多少有些滑稽。
母亲风鱼则在揉制兽皮那边照看着一群孩子。理由是这群小子太能疯了,满部落的跑。只能把风虫一人丢在这边,嘱咐老人照看下。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这种奇怪的氛围中迎来了金乌西落,映红了半边大地,部落处处撒着金辉,老人把一下午的成果,小心翼翼的移到空置的茅屋中。深怕磕着碰着。然后是不管到哪他的视线总会放在入口那里,即使有些茅草帘,也还是担心哪个小孩不懂事的冲进去搞破坏。
狩猎采集的大人们这是也都迎着晚霞都兴高采烈的回来了,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回到部落后又是剥皮分肉等。一通忙碌,一切结束。身为族长的父亲出场,又是一通缅怀了过去,肯定了现在。展望了未来。下面开始篝火烤肉。如此一天就这样过去。
时间飞逝,转瞬六天过去了,清晨一个小身板悄悄的从一座茅屋中遛出,照常是结局卫生事宜后,开始了一天的养生锻炼,半个时辰后浑身冒汗的风虫结束了今天的锻炼。
回家父亲还在睡觉,母亲风鱼已经醒了,看到从外面遛进屋的风虫浑身汗水,抱入怀中擦拭了下掀起上身的兽皮衣开始给风虫哺乳。一会吃饱喝足的风虫,挣扎着跑下地溜了出去。
今天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是个好日子,从挖泥到制陶至今天已经是第九天了,前一二批陶坯都已阴干,今日准备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