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三国:开局俘获大小乔芳心 > 第56章 墨仲卿临危受命,孙伯符伤崩而去

第56章 墨仲卿临危受命,孙伯符伤崩而去

就在孙策斩杀于吉的当天夜里,风雨交作,待到晨曦初破,天际泛起鱼肚白时,原本悬于东门的于吉尸首却悄然不见。守夜的军士,满心惶恐,急步禀报于孙策驾前,说道:

“伯符将军,于吉道长的尸身不见了。”

孙策闻言,怒意勃发,正欲拔剑杀了守尸军士,忽见一位身影,悠然自得地自堂前缓缓步入,月白色衣袂随风轻扬,正是那自己亲眼确认的已死的于吉。

“孙伯符,你气量狭小,目不容人,残害忠贤,罪不容诛。如今你命数将定,我今番前来,是为了来此取你性命的。”

孙策的瞳孔骤缩,怒火中烧,正欲拔剑斫之,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间,一股莫名的力量似乎穿透了他的身体,让他猛地一晃,随后如山岳崩塌般轰然倒地,陷入了深沉的昏迷之中。

周遭的侍从与将领,无不惊骇失色,纷纷抢身上前,手忙脚乱地将孙策抬入内室,施以急救。室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一张张焦急而忧虑的脸庞。时间仿佛凝固,直到半晌之后,孙策才悠悠转醒。

吴太夫人闻讯,步履匆匆,亲临榻前探视爱子之疾,目光中满是忧虑与慈爱。她轻抚着孙策的额头,语重心长地说:

“吾儿英勇无双,却似无意间触怒了天上神仙,方引此灾祸降临。”

孙策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羁的笑意,语气中带着几分豪迈与不羁:

“娘亲过虑了,儿自幼随父征战沙场,斩将搴旗,血染战袍,杀人无数,却从未见有何灾祸缠身。此番诛杀妖邪,实乃为民除害,斩断大祸之源,怎会反成我自身之祸?”

吴太夫人闻言,眉宇间忧虑更甚,她轻叹一声,语重心长道:

皆因你心中无惧,不信鬼神之说,方有今日之厄。但为娘心中难安,不若你我共行善事,以祈上天宽恕,化解此劫。”

孙策固执地摇了摇头,回复道:

“孩儿命由天定,非妖人所能撼动,何必向上天祈福?”

说罢,孙策转过身去,再不答话,吴国太无奈,只好独自离开。

夜幕低垂,二更鼓声沉沉敲响,孙策独卧于幽深内宅之中,四周静谧得只余呼吸与心跳的回响。蓦地,一股莫名的阴风如鬼魅般骤然而起,卷动帘幕,灯火摇曳,瞬间熄灭。

灯影婆娑之中,一道人影悄然浮现,立于孙策床榻之前,正是那传说中的术士于吉,面容模糊,却透着几分超脱尘世的诡异。

孙策见状,双目圆睁,怒不可遏,大喝道:

“我乃是江东小霸王,平生最恨装神弄鬼之人,誓要铲除世间一切妖邪妄念,以清朗乾坤,安定天下!汝既为阴鬼,何敢近我!”

言罢,他右手猛然一探,直取床头那柄寒光凛冽的宝剑,剑尖直指前方,就在剑光即将触及之际,那道人影却如同晨雾般消散,孙策的剑扎进房梁中,忽地折断,剑刃飞出,反倒刺伤了孙策。

屋外的侍从听见孙策发出一声惨叫,连忙进门,只见孙策被剑刺中的伤口血如泉涌,怎么都止不住。孙策本人更是容苍白如纸,双眼半睁,气若游丝,危在旦夕。

侍从们愣住了,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得手足无措,但很快,他们便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寻找着止血的布帛,孙策叫住他们,问道:

“公瑾何在?”

孙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苍凉,让周围的侍从们不禁心头一紧,面面相觑,皆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终于,一位胆识稍胜一筹的侍从,鼓足勇气,跨前一步,低首回禀:

“禀主公,周瑜将军三日前便已率军前往襄阳了。”

孙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随即化为一声悠长而沉重的叹息,说道:

“如此,便速速召墨焱前来,我命不久矣,有些未尽之言,务必传予他耳。”

言罢,孙策缓缓闭上了眼,似是在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又似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诀别做着无声的准备。殿内气氛一时凝重,只余下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与殿内众人沉重的心跳声交织在一起。

不多时,墨焱踏着一路风尘,匆匆而至,他的身影显得格外沉重。心中虽有预料,知晓孙策之命数已如风中残烛,但亲眼目睹昔日那不可一世的小霸王,如今竟落得如此颓唐之境,仍不禁令他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那位曾令江东六郡闻风丧胆的豪杰,此刻却如同被岁月风霜侵蚀的残木,无力地瘫坐于地,眼中闪烁着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当前境遇的无奈。

随着墨焱推门而入的声音,他缓缓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