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这种东西,那是文人才考的,用到这儿来不合适啊!
朱元璋瞥了冯胜一眼,懒得跟这厮解释。
他强忍着心中的火气,一篇一篇地看了下去。
“终于有一篇勉强看得过眼的文章了!”
老朱突然开口,然后看向了徐达。
“天德,这是你家辉祖写的吧?很是不错。”
徐达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遇上那些毫无新意的文章,老朱直接就略过,都懒得多看一眼。
直到一篇文章的出现,倒是让老朱脸色微变,细细查看了起来。
良久之后,朱元璋抚掌赞道:“这篇文章倒是不错,先点明我大明必须击溃草原部落的有生力量,让其心生畏惧,再辅以安抚笼络措施,比如互市、册封等等,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办法,一看就是出自久经沙场的宿将之手!”
“这是哪个小子?不会是我家老四吧?”
徐达最是看不惯朱元璋这副炫耀嘴脸,所以直接上前,暴力拆开了糊名纸张,露出了下面的名字,果然正是朱棣!
“陛下英明!”
“还真是你家老四!”
徐达没好气地出言挤兑,惹得老朱怒目而视。
可不等徐达开口,老朱就突然换上了一副笑脸。
“天德,你家大闺女还没有婚配吧?”
徐达一听见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
“陛下,军中不谈儿女情长!”
你个老货,还惦记我家闺女了?
你家老四什么德行,你自己不知道吗?
老朱碰了颗软钉子,索性也不再提及此事。
继续看下去,老朱那是越看越不耐烦,除了武试突出的那几个好苗子外,基本上看不到其他出色文章。
“来人,把这些腌臜文章,全都扔出去,给朕一把火点了!”
听见这话,众将都有些哭笑不得。
徐达却是从里面取出了李祺的策论。
“陛下,这个兔崽子的策论,您可得认真看一看!”
老朱一听这话,顿时有些讶然,接过一看又皱起了眉头。
“这么厚?”
没错,确实很厚。
寻常答卷不过一张纸,最多不过两张纸就顶天了。
但李祺却是整整齐齐地写满了四张大纸,洋洋洒洒地叙述了他心中所想!
是以当朱元璋看到这份答卷时,也不免多了几分慎重。
“这字……倒是不错。”
朱元璋先是粗略地扫了一眼,第一印象还算不错。
毕竟李祺原主可是埋头苦读多年,本身就是个才子,写得一手好字。
“呵呵,上中下三策?他倒是好大的口气!”
老朱同志忍着不耐烦,先是看了下策,随即嗤笑一声不予置否。
紧接着朱元璋又看向李祺所提的中策,神情顿时变得肃然了起来。
“这中策倒是真有几分可取之处,与老四所论不谋而合。”
随即朱元璋兴致勃勃地向下看去。
他倒是想要看看,李祺这个“不孝子”,还有什么计策,能比老四更加出彩,称之为“上策”!
然而当他看清上策里面的内容时,却是整个人身子一颤,几乎本能地坐直了身体。
“这……这……”
太毒了啊!
徐达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顿时咋舌不已。
冯胜、邓愈和李文忠也走了过来,他们瞧见大将军怔怔出神,所以也颇为好奇。
“徐天德,怎么打了这么久的仗,字都不认识了吗?”
冯胜打趣道,一脸不怀好意。
“哈哈哈……你还真别说,还真有可能!”
李文忠也插了嘴,以报这徐达刚刚叫自己小名之仇。
邓愈就是笑笑不说话,作壁上观。
老将们见面就互喷垃圾话,倒也不是没有原因。
从渡江之战开始,老将们争出征,争战功,争战利品,争爵位,争赏赐,狗屁倒灶争了大半辈子,不知积累了多少恩怨,见面后自然没好话。
徐达懒得理会这些混账,将李祺的答卷中最关键的部分递给了冯胜。
“看看吧!”
“李太师真是有个好儿子啊!”
众将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是接连查看之后,一个个脸色瞬间大变,跟见了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