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震撼!雪原上的钢铁洪流!
寒风裹挟着雪粒在训练场盘旋,李祺将披风下摆掖进腰带,目光穿透纷飞的雪幕,落在整装待发的骑兵阵列上。¢e~8¢z`w?.¢n.e~t^
看着是挺不错的,但保不准是样子货。
是骡子是马,总得牵出来溜溜!
“傅忠,可以开始训练了!”他话音刚落,傅忠立即抱拳行礼,腰间的鎏金错银佩刀随着动作轻响,“末将得令!”
随着一声号角撕裂长空,最前列的骑兵轻夹马腹,战马踏碎薄冰缓缓启动。马蹄声由疏转密,如同滚过草原的闷雷。
当队伍提速至奔马之势时,指挥官突然挥旗,刹那间万箭齐发——骑手们几乎同时从雕花牛皮箭囊中抽出箭矢,弓弦震颤如蜂鸣,白羽箭划破风雪,精准钉入三百步外的桦木靶心。
箭簇入木的闷响此起彼伏,远远望去,箭靶如同刺猬般密密麻麻插满箭矢。
“这等命中率……”阿札失里倒抽冷气,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弯刀。
作为草原部落的佼佼者,他们自幼在马背上长大,却从未见过如此齐整划一的骑射阵列。
更令他们震撼的是,这些骑兵在高速奔驰中张弓搭箭的动作行云流水,丝毫不见滞涩,显然是将骑术与箭术融为一体的训练成果。
浪潮般的骑射演练刚过,火铳训练随即展开。¢x¢n*s-p¢7^4¢8,.~c¢o·m/
骑兵们迅速更换武器,沉甸甸的三眼铳在手中翻转如飞。
随着点火绳的火星闪烁,枪口喷出的硝烟瞬间弥漫训练场,震耳欲聋的轰鸣惊起远处雪原上的寒鸦。
尽管骑兵无法在马上装填弹药,但这种能连发三弹的火器,配合骑兵的机动性,足以在冲锋时撕开敌人防线。
训练中,骑手们在击发后立即将三眼铳倒握,以沉重的金属铳管作为近战武器,模拟与敌方短兵相接的场景,动作干净利落,虎虎生风。
真正的高潮是最后的实战演练。
凛冽寒风中,赤色令旗骤然扬起,如同一道划破天际的火焰。
数万骑兵闻声而动,仿佛被无形丝线牵动的精密机械,在雪原上展开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战术展演。
刹那间,第一支骑兵纵队迅速集结,化作一柄锋锐无比的锥形阵。战马的铁蹄重重踏碎地面的薄冰,扬起团团雪雾,宛如战场上腾起的硝烟。
骑兵们手持雪亮的马刀,刀身在冷冽的天光下泛着森然寒芒,随着冲锋的加速,整个阵型恍若一道银色闪电,直插敌方阵营的心脏。
每一名骑手都全神贯注,与胯下的战马浑然一体,整齐划一的动作彰显着平日训练的严苛与默契。?)?兰[!兰*=?文?×&学/ ?首·&^发+
紧接着,随着青色令旗挥动,骑兵们又如水银泻地般散开,化作弯月形包围圈。三排弓箭手依次排开,动作行云流水:第一排迅速搭箭、拉弦、放箭,箭矢破空而出;与此同时,第二排早已准备就绪,在第一排箭矢尚未落地时便将新箭射出;第三排则紧随其后,确保箭雨连绵不绝。
刹那间,无数白羽箭在半空交织成网,遮天蔽日,呼啸着朝着模拟敌阵倾泻而下,远处的草人假人纷纷被射成刺猬,场面蔚为壮观。
而在主战场之外,数支小队骑兵如同灵动的游鱼,悄然穿插于“敌军”阵型之间。他们身形矫健,时而分散,时而聚拢,利用灵活的机动性寻找敌方破绽。一旦发现机会,便立即发起突袭,雪亮的马刀上下翻飞,寒光闪烁处,草人假人的“头颅”纷纷落地,木屑纷飞。
这些小队骑兵不仅个人骑术精湛,彼此之间的配合更是天衣无缝,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兵贵神速”“出其不意”的战术精髓。
更令人惊叹的是,不同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堪称完美。当弓箭手的箭雨压制住“敌方”火力时,火铳手们迅速策马向前,在合适的距离上扣动扳机,轰鸣声响彻雪原,腾起的硝烟遮蔽了视线;与此同时,手持长枪的重骑兵趁机发起第二轮冲锋,他们身披重甲,如同一堵移动的钢铁城墙,将“敌军”阵型彻底冲散。
而在后方,指挥官通过旗语、号角不断调整战术,骑兵们则如同精密的齿轮,在命令下达的瞬间便完成阵型转换,整个过程流畅自然,没有丝毫迟滞。
在这场实战演练中,骑兵们不仅展示了精湛的个人技艺,更将团队协作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用整齐的队列、精准的动作、默契的配合,每一次阵型变换、每一轮攻击波次,都经过无数次的打磨与演练,彰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