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两宋传奇 > 第31章 道歉

第31章 道歉

想说,哥哥别胡说。”种溪挽着种师道的胳膊,埋怨的眼神,传向种浩。“凡事不可强求,我明白了。”张明远心知肚明,这是老将军不肯原谅自己,便推脱搪塞,心里虽有不悦,但也不可造次,便使个眼色给费无极,又假装叹了口气,闷闷不乐。

“浩兄,你还是和我们去书房好了,溪弟你也去作画好了。让老将军歇息也好。”费无极见方才种师道咳嗽,又见张明远给自己使个眼色,便心领神会之际,提议道。“爹爹何必如此,但说无妨。孩儿也愿闻其详。问您许多次,偏偏守口如瓶。今日如若不说,孩儿就不作画了。”种溪灵机一动,近前拉着种师道的胳膊轻轻摇了摇,撒娇开来。

种师道哈哈大笑,轻轻拍了拍种溪的手,叹道:“溪儿,你这小鬼头,今日不作画,又闹将起为父了。好吧,既然如此,老夫就告诉你们未为不可。”众人点了点头。种师道笑道:“你们且仔细听了。老夫幼年,拜横渠先生为师。因祖上功勋得以补三班奉职实乃一介武夫,不过经科举后改为文官,担任秦风路的熙州推官,后来又主管同谷县。读书,尤其兵书战策,便是老夫平生嗜好了。莫非你们以为老夫一介武夫,不如你们师父文武双全不成?要说文武双全,范仲淹实乃我大宋楷模,你家师父也望尘莫及。如此说来,你家师父与我便是志同道合的故交。皆是文武双全,自然惺惺相惜。”张明远和费无极听了这话,笑了笑。

种师道叹道:“这横渠先生很有学问,小时候我时常听他讲课,津津有味。他有几句话。你们师父想必烂熟于心,老夫知道却不能告诉你们,你们上山请教他好了。至于太平草庐也好,太平先生也罢,等你们请教了你们师父以后,自然就了然不惑了。”张明远、费无极面面相觑,乐个不住。师父让问种师道老将军,种师道老将军让问师父。二人如此,好比对阵蹴鞠。不知他们来回传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二人由此对横渠先生兴趣大增,对种师道所说横渠先生的那几句话愈发好奇开来。

“父亲别光顾着说话,来,兄弟们喝茶。到了我们这里,就不必客气了。明远兄、无极兄,你们说是吧!”只见种浩走上前来,笑着已把茶碗递了上来。张明远道:“我还以为你不会以礼相待,眼下也会。就等着你如此,不然我们也不好喝茶。”说话间喝起茶来。

种浩乐道:“怪不得不见你们喝茶,还等着给你端,好大架子。你们又不是初次见面,何必拘束。”“我以为他们不爱喝茶,原来如此。你们喝喝看,这茶叶可是从东京买来的,产自福建路,叫做白茶。”种溪道。张明远、费无极看了许多茶叶书籍,自然知道这白茶实乃稀世珍品,不过并不知晓白茶详情。顿时喝起来,一瞬间赞不绝口,喜乐无比。

费无极看向种溪,笑道:“果然好茶,非比寻常。就是不大知道这白茶详情如何。”种溪应声道:“这个我知道,听我慢慢道来。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原茶类中的稀有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日晒或文火干燥后制成的茶,这茶叶自然非比寻常,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便是清淡回甘。白茶又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

费无极不等他接着说,便故意逗闹道:“白茶就是白茶,如何叫做白牡丹,胡说八道。”张明远道:“无极,打断溪弟,可不好,让他接着说。”种溪却一言不发,紧锁眉头,生闷气。种浩见状摇摇头,乐道:“史载,东汉时,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荼’, 拜谒当时着名的儒学大师许慎,他年轻气盛,不懂许多礼数,自然遭那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荼’。”说到此处,停了下来,原来种溪早已双手叉腰,横眉怒目。

众人都笑,皆示意他接着说。三番五次种溪就是不肯,费无极道:“看来溪弟不知道了,故而哑巴了。”种溪如何不知,此乃激将法,这才笑了笑,接着道:“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便要溯源,没曾料想是个小年轻在吃茶叶,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荼’冲泡来看,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荼’的注解,用‘槚(jia)、茗、蔎(she)’译注‘荼’字的色、香、味。”说话间,伸出手指头,拉起费无极的手心,写了起来。费无极手心发痒,笑得咯咯作响。二人逗闹开来。

种浩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