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师道捋了捋胡须,笑道:“老夫也是从祖上得到三图。多年以来,就怕被歹人偷盗去。”李长安道:“师道兄不必多说,我等也不想多问。免得走漏风声,惹来江湖恩怨。我实在不知,老毒物为何前来,原来如此。”
张明远道:“干爹,这豹林谷有何与众不同?”费无极道:“不错,此地看上去没什么稀奇古怪。”种浩道:“你们哪里知道,乃是我种家军祖上之地,我们哪里知道缘由何在。”种溪道:“我观此地,山清水秀,乃是神仙境界。”李长安道:“眼前飞瀑,妙不可言。此处乃是风水宝地。”
种师道笑道:“我实在不知祖上为何在此,只知道祖上种放带着老母在此辟谷术。他们在此也是令人佩服。这世上哪有心甘情愿隐居不出的高人,都在耐心等待遇到明主罢了。”随即引众过了小桥,来到山坡小亭,远观飞瀑,只听水声雷动,水花如白珍珠一般,落在盘中。
李长安道:“不错,世人皆知,三国时代,那诸葛孔明也是如此,他为何不去投奔孙权和曹操,偏偏等着刘备三顾茅庐?”张明远道:“那还用说,自然是诸葛孔明聪明过人,当时曹操一人独挡一面,手下谋士多如牛毛,不缺人才。像许攸那般,主动投怀送抱者比比皆是。恐怕许攸的下场不好,唯独贾诩的归宿最好,寿终正寝。”
费无极道:“孙权这人也是厉害人物,继承父兄基业,坐断东南,气定神闲。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去了,也是默默无闻,还不如鲁肃在江东的地位。估计诸葛亮对此耿耿于怀。”种浩道:“孙权有三个人辅佐,一为张昭,二为周瑜,三为鲁肃,这铁三角,可谓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种溪道:“诸葛亮在等刘备,他为何敢断定,一定会如鱼得水。”扁头道:“俺不爱吃鱼,毕竟挑刺很费事。俺爱吃东坡肉,只要张嘴就好。”阿长道:“死胖子,张嘴闭嘴就知道吃喝拉撒睡,真有你的。”李长安笑道:“这如鱼得水,乃是刘玄德所言。诸葛亮可是水,刘玄德是鱼。”众人捧腹大笑。
种师道乐道:“我也时常翻阅《三国志》 ,对此颇有一家之言。刘关张三兄弟,情同手足,恩义不绝,这是千古传颂的美谈,但他们因此而亡,却是令人嘘唏不已。这种兄弟情义虽好,却带有不可名状的悲哀。关羽大意失荆州遇害,张飞报仇心切被部将暗杀,刘备见关张撒手人寰,岂能独存?有人说,那刘玄德恐怕不是为了兄弟情义,而是为了荆州才讨伐江东,不管后人如何去说,总而言之,刘关张早已生死与共,他们一去,西蜀靠诸葛亮苦苦支撑,焉能不败?别说刘禅扶不起来,我看那是诸葛亮事必躬亲,溺爱所致。”
李长安道:“师道兄祖上,又当如何?”种师道摆了摆手,叹道:“不可相提并论,如若有人知晓,便是又一场‘乌台诗案’,岂不自寻烦恼?祖上是奉命出仕。诸葛亮可是被刘玄德登门拜访。”张明远道:“三顾茅庐的故事,世人皆知。”
费无极道:“也是家喻户晓。”李长安道:“如今三国成为历史,但今日之局面,何其相似?”种师道笑道:“那又如何?这朝廷大事,非黎民百姓所左右。童贯为了邀功请赏,带领西军讨伐西夏,如今攻占了横山,那兴庆府近在眼前,本可一举荡平,偏偏辽国天祚帝多嘴多舌,大宋朝廷害怕辽国势大,故而不敢轻举妄动,眼睁睁看着西夏得意洋洋,保住一条身家性命。如若老夫说了算,定会进攻兴庆府,将西夏荡平,永绝后患。哪里会有如今局面。这大唐诗人白居易所言极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老夫看来,西夏以后绝对是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李长安道:“已经让西夏服服帖帖,还怕什么?”种师道叹了口气,苦笑道:“西夏一日不除,关中一日不得安宁。”李长安道:“师道兄可要想明白了。”种师道纳闷道:“此话何意?”张明远道:“干爹,家师是说,如若西夏不复存在,种家军便英雄无用武之地。”种浩道:“话虽如此,可比起国泰民安,个人兴衰荣辱,又算得了什么?”种溪道:“不错,虽说我种家军很想名垂青史,但也不会期盼西夏作为挡箭牌。”
费无极道:“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在说不清,道不明。”阿长道:“不错,个人兴衰荣辱与国家相提并论,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如若兵荒马乱,何谈安居乐业?如若天下太平,为将者又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就令人大伤脑筋,不知如何权衡一番了。”递个眼色给扁头,想让扁头说说看。
扁头瞅了一眼众人,翻个白眼,背着手,昂首挺胸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