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两宋传奇 > 第103章 再续前缘

第103章 再续前缘

慎行。辽国不同于西夏。天祚帝也不同于乾顺。我等当谨小慎微才是,你们可别露怯。”一语落地,张明远、费无极、种溪,面面相觑,了然不惑。

见张明远、费无极看着徐兢和陈尧臣二人,张叔夜介绍道:“徐兢大人出身官宦世家,年纪轻轻,今年二十八岁,也出使过不少国家,比如高丽、大理、吐蕃。能书善画,才华横溢,出类拔萃。陈尧臣大人可是翰林国画院的学正,眼下被皇上任命为水部员外郎,此番出使辽国,我等称之为尚书便可。”

徐兢道:“张明远、费无极、种浩、种溪跟随张叔夜大人出使西夏,早已名扬天下。此番出使辽国,我等还要向你们讨教才是。”

张明远拱手道:“大人见笑了,我等皆是跟随张大人前往西夏,算是受益匪浅。”费无极道:“出使这件事,我以为,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种溪问道:“无极哥哥素来油嘴滑舌,你这话说的像开玩笑。不知有何道理,还望赐教?”费无极看向徐兢,乐道:“那要向徐大人请教才是。”

徐兢笑道:“请教不敢当,赐教更是勉为其难。且一家之言,你们听一听罢了。我以为出使外国,自当,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留有余地,不卑不亢。一则就事论事,不可就事论人。抵达别国,要遵纪守法,光明磊落,不可逾矩,不可自以为是。面对危难,要镇定自若,不可自乱阵脚。岂不闻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出使便是不卑不亢,威风凛凛。晏子使楚也是机智过人。”

陈尧臣道:“国与国相交,和人与人相交,相差无几。你到别人家做客,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莫非你自己不知道么?做到心中有数,自然事半功倍。”

张叔夜道:“本官曾出使过辽国,此番前往辽国南京析津府幽州城,也算轻车熟路了。如今不同往日,想必天祚帝不会趾高气昂,毕竟契丹人眼下被女真人滋扰的早已草木皆兵,谈虎色变,闻风丧胆。”说话间,神情肃穆,回忆历历往事,情不自禁,捋了捋胡须,默然不语。

张明远道:“张侍郎,上次在西夏兴庆府,见那辽国国师萧奉先依然趾高气昂,不像丧家之犬。”费无极乐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看辽国如今被女真人追着跑,可契丹人对我中原人却不屑一顾。”

种溪道:“这很难说,还是要去看一看才了然不惑。契丹人夺占幽云十六州,此乃我大宋遗恨。”徐兢道:“我看西夏也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辽国可是他们的靠山。”陈尧臣道:“那是自然,听说乾顺派李良辅抵达河曲,早已安营扎寨。想必便是为了以防不测。”

张叔夜道:“我大宋在辽国和西夏的细作早已飞鸽传书,朝廷得到许多讯息。如今天祚帝如坐针毡,此番我等前往,他必定亲自接待。西夏也派焦彦坚出使辽国幽州了。”

费无极道:“这样说来,萧奉先又会与大人碰面了。”张明远问道:“不知如今辽国南京道析津府幽州守将,是何许人也?”种溪道:“叫做耶律大石。”张叔夜道:“不错,此人不可小觑,也是头头是道,才华横溢。”费无极问道:“萧奉先莫非不如耶律大石?”

张叔夜道:“天祚帝手下,有一些大臣,皇叔耶律淳、萧兀纳、萧奉先、耶律余睹、耶律大石、萧干。萧兀纳可是个正人君子,如同大唐魏征,喜欢直言犯上,当年被天祚帝赶到辽东对付女真人去了,可惜他年事已高,去年寿终正寝,年七十岁。萧奉先你们都知道了,也在西夏见过。至于耶律余睹、耶律大石和萧干,想必此番可能会见到。”

张明远好奇之余,问道:“耶律淳,又当如何?”种溪笑了笑,不紧不慢道:“他是天祚帝的堂叔,是个契丹老头。”神色傲慢,一脸不屑。

徐兢惊得呆了,没想到这种溪口不择言,就一脸不悦道:“小子,你别瞧不起老头,他可是老谋深算,老于世故。如若别人这样说你爹爹,你又当如何?”种溪无言以对,笑了笑。

陈尧臣笑道:“听说耶律淳聪明过人,能掐会算,好比诸葛孔明。他做辽国南府宰相时,便制定汉番两院礼仪,很有才华。不止于此,他还会带兵打仗,也算文武双全。我看好比当年鼎鼎大名的范希文。”

种溪乐道:“应该叫范仲淹大人,或范文正。一说范希文,我倒想起另一个大人物了。”费无极纳闷道:“是谁,别卖关子。”种溪神秘兮兮道:“范仲淹,字希文。包拯,字希仁。为何世人都称范希文,无人称包希仁呢?”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