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两宋传奇 > 第6章 剑气如虹

第6章 剑气如虹

大宋范仲淹大人首屈一指,当名垂青史。”

张明远看向费无极,点了点头,赞道:“听说恒山派武艺高强,不如三位展示一番,也让我们大开眼界。”

玄空道:“明哲,你把翠屏剑法演习一番,算是见面礼,送给明远,如何?”明哲拱手应声道:“弟子领命!”玄空在前,众人紧随其后,一同走出厅堂,来到山间露台练武场附近的山坡之上。

只见那明哲玉树临风,果然神采奕奕,抽出宝剑,舞得神采飞扬,腾空而起,时而旋转,时而起起落落,剑影所到,声声入耳,清脆动听。这剑气富有功力,可见内力不虚。明哲那一袭白衣,果然是翩翩少年,无出其右。张明远看时,这明哲,或劈或刺,力道正好。

费无极又见,那时点时撩,恰到好处;又见那明哲又崩又截,技艺高超,不禁赞叹不已。明哲剑到心到,手到眼到,不出虚招,只有绝招。正所谓,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明哲一剑向左边挥去,只见一棵苍松的树干,嘭的一声,四分五裂,升起一股白烟。明哲一剑又向右边挥去,但见一块巨石,咚的一声,被击个粉碎,石块一瞬间滚落开来。

张明远、费无极惊讶万分,叹为观止,皆佩服不已,羡慕有佳。张明远一袭青衫也兴趣大增,与之切磋开来。拿着一把恒山派弟子的宝剑,与明哲对垒。张明远的剑术也是李长安所教,颇有终南山风范。一招一式,皆是克敌制胜。

明哲飞身一剑袭来,张明远把剑轻轻一挥,一股剑气飞去,如若不是明哲躲闪,怕要被剑气所伤。明哲与张明远对剑之际,费无极也拿着树枝在一旁比划,学个一招半式,原来费无极的剑术比张明远差一些。玄空见张明远剑术独道,不由赞叹不已。片刻比试结束,张明远与明哲,不相上下,众人喜笑颜开。

张明远素闻干爹种师道介绍过,便拿来提及,随口笑道:“沈括曾说,‘钱塘有闻人绍者,尝宝一剑。以十大钉陷柱中,挥剑一削,十钉皆截,隐如秤衡,而剑锋无纤迹。用力屈之如钩,纵之铿然有声,复直如弦。关中种谔亦畜一剑,可以屈置盒中,纵之复直。张景阳《七命》论剑曰:‘若其灵宝,则舒屈无方。盖自古有此一类,非常铁能为也。’可见我大宋历来都喜欢宝剑!”

“我倒想起了欧阳修的一首诗来了,他老人家曾经专门赞美过宝剑!”费无极随即吟诵道:

宝剑匣中藏,暗室夜常明。

欲知天将雨,铮尔剑有声。

惠松道:“大唐贾岛对宝剑的论述最为着名。”正所谓: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我倒是记得唐朝的诗句,他是大唐有名的将军!”明哲马上吟诵道: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玄空介绍道:“龙泉宝剑是吴国干将和越国欧冶子二人,用昆吾精矿,冶炼多年成,备受时人赞赏。但后来埋没在丰城的一个古牢狱的废墟下,直到晋朝宰相张华夜观天象,发现在斗宿、牛宿之间有紫气上冲于天,后经雷焕判断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这才重新被发掘出来。”

明哲笑道:“这首《古剑篇》,又作《宝剑篇》,是大唐名将郭震的诗作,相传是他受武则天召见时所写。郭震因此诗为武后所激赏,授右武卫铠曹参军,后成为大唐的名将名相。”

惠松笑道:“方才翠屏峰上,我等还说武则天来着,眼下就又说了。”道空道:“都说江湖人不会谈史论文,也不会琴棋书画,我等如何就这般模样了?”

明哲道:“自古侠客的确只知刀光剑影。但也不尽然,李太白就是剑客中的高手,他便是大名鼎鼎的大诗人,这又当如何说法?”

玄空捋了捋胡须,笑道:“上古剑客,贫道以为有九人可名垂青史。想想看,也是颇有意味,令人感慨万千。”

张明远饶有兴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