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两宋传奇 > 第14章 理学之辩

第14章 理学之辩

“看看你们。”费无极心中一怔,寻思开来,江湖中人,武林高手,会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说不定会有萧燕那般的小美女出现,岂不快活,想到这里,随即笑道,“如何这般不爽快。嵩阳书院我要去,少林寺也要去,武林大会要参加。我费无极最爱热闹,最怕寂寞。《爱莲说》我背就是,到了嵩阳书院,借他笔墨纸砚,书写出来,还请玄空道长一观,指点一番,如何?”一语落地,众人捧腹大笑。

明哲摇摇头,乐道:“费无极真是孩子气,你说你,方才不情不愿,眼下又如此,真是小屁孩一般,太可笑了。”

惠松摇摇头,笑道:“也就他师兄张明远了。”道空道:“换了别人,谁惯他这臭脾气。”伸手一指,乐个不住。

玄空捋了捋胡须,缓缓道:“费无极,你师兄待你如同亲兄弟,要好好珍惜这缘分才是。”

张明远道:“这小子,小时候就胆小如鼠,长大后就变了,胆大包天了。”摇摇头,笑个不住。

费无极笑道:“好了,你们为了我居然串通一气,还激将法,真是深藏不露。且听我《爱莲说》,让你们佩服有佳。”马上且走且吟诵开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玄空且走且笑,抚掌之际,赞叹不已,喃喃道:“果然不错,妙不可言。博闻强识,好记性。”

张明远道:“周敦颐此人如何?还望玄空道长指教?我素闻此人饱读诗书,精通道学,那文章可是了不得,里面妙不可言。”

玄空又捋了捋胡须,笑道:“周敦颐活了五十六岁,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是我大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人,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儒家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大宋很有造诣的文学家·、哲学家,着有《周元公集》 、《爱莲说》 、《太极图说》 、《通书》 。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为后世所称道,名扬天下,好生了得。”

费无极道:“敢问玄空道长。周敦颐可有什么有趣的故事么?不妨说说看,晚辈对他倒是饶有兴趣了,如此饱读诗书之人,想必也有许多趣事。”

玄空道:“你小子,如何对周敦颐有兴趣了。贫道就说说看,让你们了然不惑。此人的确有许多的故事,且说说他与王安石的故事。”

费无极目瞪口呆道:“王安石!鼎鼎大名的王安石?这故事一定很有趣,晚辈一定要听听,还望玄空道长指教。”

玄空喜笑颜开道:“嘉佑五年六月,周敦颐从合州解职回东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职的王安石,他们相互间仰慕已久。这夜风清月明,周敦颐应邀造访王安石。王安石对年长自己四岁的周敦颐充满了崇敬之意,正所谓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以至于周敦颐离开了,那王安石还久久回味,不能忘却,居然就忘记了吃饭和睡觉。他们这次聚会和交谈,双方都是受益匪浅。一时传为佳话,东京太学生也念兹在兹。王安石在神宗陛下手里做宰相,大刀阔斧,做了许多事。你们想想看,周敦颐一个学者,自然对王安石仰慕已久。王安石又起起落落,宦海沉浮。两人神交已久,不在话下。也是冥冥之中注定有一段佳话了。正所谓惺惺相惜,互相佩服。”

惠松道:“这般看来,周敦颐也是希望功成名就了?可惜他没有做什么大官,只是一个先生。”道空摆了摆手,笑道:“做先生有什么不好。费无极,你说,是也不是?”

费无极点点头,微微一笑,叹道:“是啊,做先生也很好。做官也不错,不过王安石他这个人,做官那么辛苦,做学问倒信手拈来。他如若当年只做学问,想必不会那样苦恼。人生在世,何必自寻烦恼,哪有十全十美之事。”

明哲道:“莫非做官不好么?王安石为国为民,想必也是好的。还有范仲淹,那可是为国为民,顶天立地,堂堂正正。”众人自然知道,顿生敬意。

张明远道:“无极师弟的意思,我明白。可惜做学问只能教诲人心,而做官却可以造福苍生。二者并不矛盾,只是宦海沉浮由不得自己,这做宰相的,再厉害,在我大宋也要听皇上的。你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