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杨易战战兢兢地地趴在一只巨鹰之上,这正是赵丹尘的灵宠黑羽。杨易双手紧紧抓着鹰背的翎羽,高空的寒冷早将其双手冻得僵硬,甚至连呼吸都困难许多。
前方端坐的赵丹尘,乘坐灵宠带着杨易返回宗门。
行程已经过了大半,这大半日的寒气侵体,杨易居然丝毫没有报苦,而是咬牙坚持,赵丹尘对其耐忍之力颇为赞赏,虽未挂于口上,仍是放出了护体罡气,将杨易罩在其中。
杨易方才缓过一口气来,练云宗地处七煞山脉北麓,气候阴寒,虽是初夏时节,空气中仍是带着丝丝寒意。不过比之刚刚的高空寒风,杨易却也是适应了不少。
一座高大的巨石山门,两名身着黑色衣衫的弟子站立在两旁,见是赵丹尘走了下来,忙躬身施礼。
“弟子拜见赵长老。”
赵丹尘微微点头,带着杨易阔步向内走去。
两名执事弟子并不认得杨易,见是随赵丹尘而来,有不敢多问,狐疑地互相看着,也不敢抬了身。
赵丹尘虽是供奉长老之职,但也不想难为了两名炼气期的外门弟子,随口说道“这是我的辅阵童子,今后于我洞府侍奉。”
两名看门弟子忙说“是,是。”
杨易心中暗道,这大宗门的弟子果然非比寻常,看山门的弟子的气息都与山村中长老一般,估摸着也得有练气后期的修为,自己如今入了仙门,定也要好生修炼。
宗门自有规矩,山门之上不许人飞行,但入了山门便没有这般的规矩,但赵丹尘仍是带杨易步行而上,但却也是走的疾快,好在杨易平日里山林野地走惯了,虽是累的气喘吁吁,但也未被拉下太远。一路来,却将这沿途风景看了个透彻。
心中不禁暗道:果然是仙门高深莫测,过了山门便觉得这灵气浓郁了许多,沿途上一些珍稀的药草四处皆是,山峦起伏、层层叠叠,不知那远处的云雾中,还住着哪些个仙人。
越走越是僻静,好似走离了主路,未曾到那片触目可及的一片建筑附近,便顺着一条岔路向北走了下去。
杨易跟在赵丹尘身后走了半个多时辰,方才住了脚步。转过树林,一栋精致的院落便出现在眼前。
门前早有人等候,除了管家赵忠外,两名和杨易一般年纪的少年低首站在后面。
赵丹尘向赵忠道了句“安顿妥当。”便飘身而去。
赵忠这才介绍到“这位是杨易,上人的辅阵童子,今后与你等同住。”
一位矮胖的少年,面带笑意说道“在下包明,伺植童子。”
又一指了身材清瘦,略显孤傲的少年“这位是邢松,蕴火童子。”
杨易并不明白这伺植和蕴火是何职,但仍是抱拳施礼。孤傲的邢松只是背着手哼了一声算是打过了招呼,包明到是热络地回礼帮忙。
接过杨易肩头的一个小布包,“走,我带你回我们的住所,这回我们三个人,这后山又能热闹些了。”
杨易向赵忠行过礼后,便随着包明走去。
走了几步,包明见邢松并为同行,便回身问他“邢松,你仍有事做?”
邢松又是哼了一声,方才答道“我已请示赵总管,今后我便住在前厅了。”
看着包明狐疑的眼神,赵忠慢慢说道“飞宇少爷进入内门已经有些时日,邢松正好搬入前厅厢房,也好随我一同照料上人的起居。”
听完这般,气鼓鼓的包明转身便走,一路上愤愤不平地向着杨易抱怨“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和内门的弟子有些关系吗,至于这么急功近利,抢着搬到前厅,无非就是想多得些上人指点罢了,一个四象灵根,能出息到哪?”
杨易一言不发地跟在喋喋不休的包明身后,走了好半天,绕过了一座小山包,方才看到一排青色竹篱围着的几间青石房屋。
推门进屋,一铺大炕,一张木桌,四条板凳,仅此而已,虽是简单,但好在十分整洁。
放下包裹的包明,似又陷入了思考之中,紧皱的眉头,让一张大脸更加纠结在一起。
杨易自顾看着,包明自说了句“不行,我也得找叔公去。”
说完,仍下杨易,一溜烟地不见了踪迹。
杨易走出房门,四下打量着整洁的小院。
右手边是一排毛竹,竹下一张石桌石凳,石桌石凳磨的发亮,应是被人使用多年。而那簇毛竹刚好弯过石桌上方,如同屋盖,风吹竹曳,到真是个喝茶论道的好地方。
左手边的厢房内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