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我在九零年代做大厨 > 第224章 张英杰(上)

第224章 张英杰(上)

,你有何指教。”

强子差点接不住老者的话,怎么听着自己像是来踢馆的。

“老师傅,我是晚辈,指教可不敢当,是这样的,我是个做了三十多年的厨子,在一本书上看到您的名字和菜品,特意冒昧过来请教您的。”

一听说是个厨子,张英杰来了兴趣:“呵呵呵,原来是个同行啊,请坐请坐。”

然后老头又冲屋里喊道:“老婆子,来客人了,给泡壶好茶。”

做厨子的都离不开烟酒茶,忙碌完了,点一根纸烟,泡一壶好茶,要是再来两杯烧酒,浑身的疲倦都会一扫而空。

“哦……来了。”

听声音就是个老太太,强子赶紧打断道:“哎吆,倒茶可不敢,我就坐着跟您这说说话行了,这是我给您带的老酒,初次登门不成敬意。”

老头看了看强子手里的装酒纸袋子,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哎吆,这怎么话说的,咱俩非亲非故,又不是朋友,怎么还这么破费呢?”

剑南春虽然排在名酒茅五剑末尾,但是绝对当得起好酒俩字,厨子一般喝不起什么好酒,都是底层圈子里刨食的角色,哪怕是名厨,也是给人戳锅底的料,起码强子是这样认为的。

“哈哈哈,张师傅啊,有道是礼多人不怪吗,我这非亲非故登门拜访,自然是有事求着您呢!”

能够找到张英杰,有点出乎强子的意料,而且还有相当的运气成分,他倒底是没想到,这老头虽然八十多岁高龄,居然一点老眼昏花的意思都没有,这就难得了。

听到强子的话,张英杰认真的看着他:“年轻人,你找我倒底啥事啊,我一个戳了一辈子锅底的老头,言轻位卑没有地位,能帮到你啥呢?”

强子在老头旁边的凳子上坐下来,掏出一盒烟给老头递上一支。

“张师傅可不要妄自菲薄了,我就是冲着你的戳锅底手艺来的。”

张英杰接过香烟点上:“哦……我已经十年不摸炒瓢了,翻不动了,回老家就是养老的。”

说起戳锅底,张英杰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我是解放前生人,从十三岁跟着师傅学徒,用了十多年才出徒,哪时候整个国家都是百废待兴,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厨子根本没有出头的日子……直到八三年的时候,厨子这行业才算是熬出了头……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西京市……”

张英杰喋喋不休的诉说着曾经的岁月,也许现在的他,就靠着这些回忆在支撑了。

这人到老年,大概都会不自觉的回想起自己以前的辉煌岁月。

他已经八十多岁了,平时也没人愿意搭理他一个糟老头子,现在好不容易有人愿意听他诉说了,怎么能不抓紧机会呢!

老头诉说的时候,从厦屋里出来一个老太太,将一个紫砂茶杯递给强子,然后冲他笑着点点头。

强子心里有点愕然,这干了一辈子的老厨子,生活还是挺讲究的,喝茶全部用的紫砂器具,这玩意喝茶是最好的,心里对张英杰又佩服了几分。

他就这么耐心的听了大概有半个小时,张英杰停止絮叨,端起自己的茶壶喝了口。

“这人老了就会啰嗦,你不会嫌弃吧?”

强子笑道:“怎么会,我就是来听您唠叨的,对了,据说您是陕西官府菜的传承者,这事是真的吗?”

张英杰听到这话笑了笑:“那都是桃李(九十年代某高档酒店,后来做了全国有名的烹饪学校)对外**的,我跟师傅学厨的时候,他老人家旧社会的确是经常进出达官贵人的府邸,给人上门做菜,有一套很讲究的菜谱……

不过桃李的确挖掘了不少旧时代官府的菜肴,官府宴也的确名不虚传,我大概做了二十年官府宴吧,后来桃李进军烹饪学校,培养烹饪人才,社会上的菜系也开始大规模推陈出新,官府宴毕竟制作费时费力,价格昂贵,不能顺应潮流,不适合大众需求,就慢慢的淡出餐饮界的视线了。

你怎么会关注这种传统宴席呢,不瞒你说,我现在还有些放不下自己的手艺呢,这官府宴整理出来不容易,那都是国粹呢!

我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块,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听说以前的周.总.理都大加赞扬过中国民族的饮食文化,还用它招待过无数的外国元首呢……”

张英杰这番话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