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冲,你带人去南门搭建一个高台,将路昭行贿的二百两黄金放在台子上,再从库房预支两千贯铜钱,一起放上。”
“每日宣传,谁能指控市霸路昭的罪行,或者将罪证材料放进举报箱也可以,朝廷重重有赏!”
这是陈宁给众人的“冲动”。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他就抓住路昭一顿薅,不信报不出大料!
郑家暗中把控西市多年,盘剥商贾和百姓,扰乱市场,看似很稳,但他马上就能逼迫对方跳出来。
这种毒瘤,必须清除!
郑冲听完,眼前一亮,也领命离开了。
……
翌日清晨,西市人流最密集的南门处,出现了一个高台,堆满了铜钱和金灿灿的黄金,而市内各个街口,则安装了奇怪的木门。
当经过的商人和百姓,弄明白这些是什么东西后,全部震惊了!
感觉认知都被刷新!
“还可以这么玩儿?”
“这种指控举报的办法,高明啊!”
“这木门可以旋转,好生奇妙!还有,举报真的可以领黄金?”
百姓们在经过木门时,满眼的好奇。
而许多西市商贾,在看见赏金和木门的作用后,都隐隐兴奋。
他们产生了安全感,以及冲动。
太极宫,两仪殿。
此时李世民正和房玄龄在商议要事。
经过几年的努力,太上皇的旧臣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国舅也在去年被罢去了宰相之职,裴寂这个权臣也提上行程,明年就安排他滚蛋。
而后,原秦王府的心腹人马就能走马上任了。
北方突厥那里,四月末,突利就谴派使者来唐求援,说明突厥发生内乱。前几日又听说,北方草原出现雪灾,冻死无数牛马羊匹,颉利的军队被重创,正是出兵一雪前耻的好机会!
不过此事还得在朝堂上商议,毕竟出兵征战事关无数将士的性命,要再三谨慎。
均田制已经开始全国推广,修法和吏治的事也提上行程。
大唐王朝,在逐步进入正轨!
现在唯一使李世民不满的,就是针对五姓七望的世家整改行动,再三受挫。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以及外戚窦氏等。
这些世家像毒瘤似的,死死的依附在大唐皇室与百姓身上,动摇着新王朝的统治。
李世民巴不得将他们清除个干净!
但这些家族经过上百年的积累,实力已然非常雄厚,关系盘根交错。上至朝廷、军队、士林,下至农工商,都有他们的存在。
要削弱他们的势力,需几代皇帝的努力。
李世民决定,在他统治的年间,至少要消灭其中一个世家。
他盯上的,就是和前太子李建成曾有亲的荥阳郑氏。
此时,他就在和房玄龄商议,该从郑氏哪个旁支入手。之前安插进郑氏几个旁支的棋子,都没成功。
“陛下,千牛卫校尉刘成,有事禀报!”
身穿常服的刘成,信步走进两仪殿。
李世民顿时眼前一亮,他吩咐刘成密切监视西市的动向,难道陈宁那边有突破了?
“不必行礼,快说!”
刘成立马回禀道:“西市那里,巡查队旅帅陈宁,利用限轨被拆一案,抓捕了郑家名下产业‘运盐车行’的老板路昭。”
“嗯?”
李世民与房玄龄四目相对,房玄龄说道:“陛下挑的人,果然雷厉风行!这才刚到西市三天,就已经寻机对郑家动手了!”
李世民也甚是满意,笑道:“没想到他这么机灵,是个好材料。可惜只是抓到个小人物,盘查不出太多东西,没有更多罪证,是奈何不了郑家的。”
房玄龄也叹息道:“削弱世家势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仅靠他一人,难矣。”
“陛下!”
刘成在一边轻声道:“臣以为,陈宁似乎能从这件事中,收集到很多证据。”
“什么?”
李世民抬眸,想到陈宁脑袋里稀奇古怪的想法,不禁问道:“难道这小子,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今日清晨,陈宁派人在西市南门搭了个高台……”
随后,刘成将陈宁搭建高台、重金悬赏,以及在各街口安装旋转木门的事情,一一说来。
“臣今日密切留意了,西市有许多商贾多次进出木门,前后神情略有差异,衣袖也有位移,臣确定他们都递交了举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