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沉稳,带着老将的担当。
“……下辖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总训练部、军法部……”
“设五大军团。”
“龙武军团,郭子仪为龙武大将军,驻守河北,直面幽州韩休琳;
虎贲军团,冯进军为虎贲大将军,驻守河南,直面江南永王;
天工军团,魏建东为天工大将军,坐镇关中,守好天工之城;
朱雀军团,张巡为朱雀大将军,直面蜀地;
神策军团,郭千里为神策大将军,镇守长安;
熊虎军团,熊虎中为熊虎大将军,镇守河东……”
,!
随着一个个名字和驻地的宣读,一位位披甲大将依次铿锵出列,甲叶碰撞之声清脆密集,如同战场金戈交鸣。
他们声如雷霆地领旨:
“臣郭子仪,领旨!”郭子仪目光如电,锐利地刺向东北方,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锁定了范阳方向那个名为韩休琳的巨大威胁。他握紧了腰间的剑柄。
“臣张巡,领旨!”张巡神色坚毅如铁,下颌紧绷,望向西南的目光充满了决绝。剑门关外的蜀地,将是他的战场,也是帝国西南的门户。
冯进军、魏建东、郭千里、熊虎中等将领也一一应诺,雄浑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军人的铁血之气弥漫开来。
此外,“……郭襄阳为天策上将,统领一万特战黑骑,宿卫宫禁,护卫天子!”
这道旨意让郭襄阳出列。
他一身玄甲,肩披猩红大氅,身姿矫健如龙,抱拳时动作带着青年将领特有的锐气与力量:“臣郭襄阳,誓死护卫陛下周全!”他统领的黑骑是天子亲兵,地位超然,装备精良,如同裴徽手中最锋利的匕首。
“……司法独立,设监察院,颜真卿兼领……下辖御史台(纠劾百官)、大理寺(审判复核,设律例馆修法)……”
颜真卿再次躬身,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他深知,这柄监察之剑,既要锋利,更要握得正。
“……新设太医院,统管宫廷及天下医药和各州郡国办医院,正五品院使统领……”袁思艺宣读这条时,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
这是裴徽力排众议加入的内容。
一些保守派官员微微皱眉,认为医者贱业,何堪如此高位?
但裴徽的目光平静地扫过,无人敢置喙。
这体现了新帝对生民健康的关怀,是仁政的体现。
“……地方行政,暂循旧制,节度使留任,各赐爵禄,以示恩抚……”此言一出,站在武将队列靠后的一些身着华丽袍服的地方大员们,明显松了口气,脸上堆起恭敬的笑容,纷纷躬身。
这是稳定大局的权宜之计,却也埋下了隐患。
这份冗长而细致的诏书,字字千钧,如同为新朝这艘刚刚起航的巨轮绘制了精确的蓝图,也奠定了未来权力运行的框架。
宣读完毕,袁思艺的声音已透出明显的沙哑,额角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小心翼翼地卷起圣旨,双手奉还。
广场上再次爆发出震天的“万岁”声浪,但这一次,声音中蕴含的情绪远为复杂:有对新制度的震撼,有对新职位、新格局的期许与揣测,有对自身命运变化的茫然,也有对未来的隐隐不安。这声浪比最初的朝贺更响,却也更显沉重。
接下来,是冗长的群臣上表恭贺环节。
各部、各寺、各监、各军府、地方代表……按照严格的品级和序列,捧着早已准备好的贺表,鱼贯上前,诵读着华丽的辞藻,表达着对新帝的忠诚和对新朝的祝愿。
裴徽强打精神,努力维持着帝王应有的威仪。他按照礼官的低声提示,用威严而略显程式化的语言一一回应:“朕心甚慰……卿等勉之……”
阳光渐渐升高,已近中天,炙热的光线毫无遮挡地倾泻在广场上,金砖反射的光芒刺得人眼睛发酸。`优-品~晓_说/徃\ *首`发!
沉重的十二旒冕冠压得他额角青筋微跳,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浸湿了内衬的丝绢,黏腻地贴在皮肤上。
衮服下的身躯也开始感到僵硬和燥热。
典礼已持续了数个时辰,但他知道,这远未结束。更耗心力的太庙祭祀,就在午后。
他端坐在至高无上的御座,目光透过晃动的玉旒,掠过阶下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孔,试图解读那些隐藏在恭敬面具下的心思。
每一道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