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制作帽子和手套。
虽然金太宗完颜晟将赵佶封为昏德公,赵桓为重昏侯,穷尽侮辱。又把一行人发配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不过赵氏父子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起码与当地人相比,他们衣食无忧,隔几天就能吃到鱼、羊肉、鸡肉。甚至每月金人还会定量给他们美酒。
只是这地方夏天太短,才刚刚十月份,就充满了寒意。
赵桓化身吃货,整天开发美味,最近又迷上了吃豆子。
"哎,以前在汴京,山珍海味数不胜数,没想到就这简单的豆子,竟然如此好吃。"赵桓感慨道。
不同于赵桓沉迷于吃喝,宋徽宗赵佶自从来到这五国城,发挥其乐天派的性格,开启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文学创作。
"儿啊,为父刚刚做了首诗,你听听怎么样!"赵佶说完,就得意的开始诵读。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赵桓起身听完,,,
"父皇,好诗!"
赵桓说完就继续津津有味吃起了豆子。
"完了?还有呢?此诗寄托的情感你可品味出来了?"赵佶不甘心继续问道。
"恩,好吃"赵桓低头边吃边说道。
赵佶看着自己不争气的儿子,也是一阵无语。他现在哪里还有个皇帝甚至公侯的样子?
"孩子,进屋吧,怪冷的,进屋去看看为父做的其余三首诗,也是精品!可惜了,这里不能作画!
改天咱们缝一个马球出来,踢球玩打发时间也不错。"宋徽宗兴致勃勃的说道。
赵桓看便宜老爹兴冲冲说过没完,也是一阵无语。
今天中午,父亲的一名妃子又被五国城得金人将领叫走了!
赵桓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去了干什么!就这短短的一年间,父皇的两个妃子先后怀孕,,,
自己的便宜父亲,每天头发带绿油油的帽子,竟然还有兴致作诗?不由得让赵桓感慨便宜父亲真是心大!
"父皇,我虽然没有戴帽子,可是如今觉得头顶暖洋洋的,不冷,你先回去吧。"赵桓说道。
赵佶见自己儿子烂泥扶不上墙,没有文人的雅兴,也就不再搭理他,径直回屋品鉴起自己的诗。
"哎,不知道朱儿怎么样了?怎么南边一点消息也没有,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汴京!"赵桓自言自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