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大秦哀歌 > 第400章 晨光揖别

第400章 晨光揖别

秦国,那个有严苛秦法却可能给予“功赏”的地方,那个有秦左庶长那般人物的地方,那个神秘青衣人指引的方向。·9*5·t`x?t...c\o!m*

那里,有他渴求的“秩序”,一个能让他不再仅仅代表乡野贱民、不再任人践踏的可能。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息悠长而用力,仿佛要将茅屋中积郁多年的阴冷酸腐之气彻底置换出去。

随后,少年再没有一丝犹豫,放下钱袋,飞快地收拾起自己仅有的几件破旧衣物,连同那几卷早已磨得光润的竹简,一同卷进一个洗得发白的旧包袱皮里。

他动作麻利,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随后,他再次拿起桌上那袋沉甸甸的财物,感受着那份实实在在的重量。

他最后的动作,是将那张珍贵的羊皮地图仔细地、郑重地叠好,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入怀中,紧贴在心脏跳动的地方。

待一切收拾妥当,他背上那个小小的包袱,最后看了一眼这个曾给他无尽寒冷与饥饿、却也留下无法磨灭的灯火与书香的破败茅屋。

目光扫过冰冷的灶台,扫过那扇吱呀作响的破门,扫过角落那块他曾无数次蜷缩着苦读的草席......没有留恋,只有一种挣脱樊笼的迫切。

他推开那扇朽烂的门,初升的阳光如同一道金色的瀑布,瞬间涌入,晃得他微微眯起了眼。,3/3.k?a¨n~s_h,u¨.\c`o-m_

门外,是新绿的田野,是通往未知远方的泥泞小径,是刺破云层的万丈光芒。

少年迈出门槛,站在了那耀眼的晨光里。

他缓缓转过身,面对着空无一人的破败茅屋,面对着那片他曾无数次追寻、却始终空寂无声的竹林方向。

晨风拂过他额前散乱的头发,少年整了整身上那件唯一还算完整的麻布短褐。

然后,他对着那虚空,对着那或许永远隐匿在迷雾中的恩人,对着他心中那盏被无数次点燃的灯火,也对着脚下这片即将告别的、浸满悲苦与挣扎的楚国土地,极其缓慢、极其郑重地弯下腰,双手合拢,深深一揖。

“无论恩公何方神圣,何......拜谢再生之德!此去咸阳,若有所成,恩义必偿!”

他的腰弯得很深,动作一丝不苟,带着一种近乎庄严的仪式感。

起身时,他的目光已越过破败的茅檐,越过葱郁的竹林,越过楚地的山山水水,坚定地望向北方的天际线。

那里,是函谷的方向,是咸阳的方向。

恩情难报,唯有不负苍生。

他转过身,背对着茅屋,背对着过去的一切,迈开脚步,踏上了那条被晨光镀亮的、通往秦国的小径。e秒?&?章?节,¢小e说?网t~ ?]追|D最?¨新^2章\%?节·.¥

他瘦弱的背影,很快便融入了村外那片跃动着金色光芒的原野,朝着命定的方向,义无反顾地走去。

楚国丰邑的山水,在他身后迅速模糊、远去。

他的脚步起初还有些虚浮,但很快变得坚定有力,踏上了那条羊皮地图指引的、注定波澜壮阔的征途。

.........

公元前246年,7月初。

鬼谷学苑内,秦臻正埋首于厚厚一叠公文之中,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被他随手拂去。

“先生。”

涉英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一丝急促,打破了书房的沉闷。

他快步走入,双手奉上一封书信,低声禀报:“刚到的驿传,八百里加急,是初六自楚国丰邑发来的密信。”

闻言,秦臻搁下笔,抬眼望去。

当他们目光触及那熟悉的传递标记,信封上浅浅的“六”字印记时,心中微动。

能令初六用此等渠道传回的消息,其分量,绝非寻常。

他接过书信,展开细看。

信的内容简洁而详尽:

主上钧鉴:属下初六奉命,隐于丰邑市井,近观那少年近一载。

彼自百家大会后,无论寒暑晦明,皆于茅椽之内,日夜苦读不辍,尤以法家典籍为重,虽清贫困顿,志气未泯。

虽箪食瓢饮,居处陋巷,然其志未坠,目光澄澈。

其常于市井田畴间行走,察民生之多艰,观楚政之颓靡,彼皆默记于心。

与昔日主上所论秦国景象相较,眉宇间常露深思之色,心中丘壑,已然渐成。

如今,其已决意西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