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换句话说,双方的战斗机都是在射出了拦截导弹之后就立即撤出战斗了。结果空战只打了15分钟,双方的战斗机各消耗了100多枚中程空对空导弹,结果有11架阿根廷的战机被击落,10架f-35b被揍了下来,表面上,英国海军又占了一点点便宜。实际上,英国人则吃了大亏。
在执行空战任务的战斗机还没有返航的时候,阿根廷空军就收到了情报,估计英国舰队剩下的能够继续作战的战斗机已经不到20架了。随即,那些准备发动攻击的战机立即开始做出发准备。这次,阿根廷空军使上了重拳。
准备出动的36架战机中,有24架将执行前出护航任务,而这24名飞行员中,就有包括杜冰锋与赵隼鹰在内的12名共和国的飞行员。他们都是与阿根廷最好的飞行员搭档,并且由杜冰锋与赵隼鹰分别率领一支中队(12架)。另外12架f-10a2型战斗机卸下了机翼下挂的副油箱,只留下了机腹下的副油箱,并且只携带了两枚格斗导弹,机翼下的四个主挂点全都挂载射程超过了150公里的空射反舰导弹。而这12架战机中,有3架是双座型,且这3架战机的飞行员与导航员都是共和国的飞行员,他们将负责引导其他那些由阿根廷飞行员驾驶的战机进行攻击,也就是说,他们是攻击机群的指挥官。
在战斗机起飞前2个小时,两架yj-200型预警机提前出发了。这两架预警机在12架阿根廷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的掩护下直扑英国远征舰队。接着,杜冰锋与赵隼鹰首先带队起飞,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则最后离开机场。
飞行过程中,护航战斗机前出了大概100公里,并且一直在5500米的高度上飞行,24架战斗机分成了2个大编队,这与以往阿根廷战斗机的战术一样。同时,杜冰锋与赵隼鹰也没有想过要避开英国战舰的雷达,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英国战斗机吸引过来,压着敌人打,为后面的战斗机创造进攻的机会。
紧随其后的攻击机群则将高度控制在了2000米左右,在距离英国舰队所在海域大概350公里时,飞行高度降低到了500米,在发射导弹前飞行高度还将继续降低到200米以内。换句话说,这些攻击机采用的全是超低空突防战术,虽然老套,但很管用。
这次,英国舰队的战斗机仍然“如约而至”。其担任防空警戒任务的驱逐舰发现了靠近的机群之后,立即就发出了警报,担任舰队防空巡逻任务的10架f-35b立即扑了上来,同时,停在航母飞行甲板上的6架f-35b也紧急起飞。此时,英国舰队能够投入战斗的就只有16架f-35b了,在上次空战中返航的2架f-35b都受到了严重损伤而无法继续执行作战任务。
刚一交手,英国飞行员就发现了问题。这次,杀来的那些阿根廷战斗机在发射了中程空对空导弹之后,不但没有立即转身加速逃逸,反而加速逼了上来,并且在“流星”导弹射到前几秒钟做出了大过载机动规避动作,避开了导弹的攻击,随即又开始加速飞行,以恢复战斗机的动能与势能。显然,对方是想进行格斗,而不是撤退!英国飞行员也都毫无畏惧的迎了上去,准备与来犯之敌进行最后的决战。
格斗是空战中最为残酷,也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这就好比是步兵在战场上拼刺刀,好比是用匕首与敌人厮杀一样。虽然在雷达技术提升,中程空对空导弹的性能提高之后,大部分空战都是在视距外展开的,但是当双方势均力敌,当双方都渴望获得完全的胜利时,格斗仍然在所难免。
第一个照面,就有3架f-35b被揍了下来,算上之前在超视距空战中被击落的4架,现在第一批投入战斗的f-35b就只有3架了。这时,英国飞行员发现,这次的阿根廷飞行员几乎将f-10a2的机动性能发挥到了极限,而且很清楚f-35b的弱点,知道该怎么利用自己的长处对付敌人的短处。这下,英国飞行员头大了,知道了遭遇的是敌人最优秀的飞行员。天空中,3架f-35b左冲右突,不是在攻击敌人,而是在避免被敌人给揍下来。
到第二批f-35b投入战斗的时候,这3架f-35b已经被击落了2架,其中就有1架是被杜冰锋干掉的,而且是被杜冰锋用f-10a2的航炮给揍下来的。要怪,就只能怪美国人没有给f-35b安装固定航炮。杜冰锋并不知道,他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即第一次在实战中用航炮击落f-35b。这也是自海湾战争之后,空战中第一次出现用航炮击落战机的战例。
虽然新赶到的6架f-35b用中程导弹干掉了5架